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5147784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51477844

湘西路桥国道G207东安至江华公路改建工程桥梁合同段IA3标施工组织设计 PAGE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工程情况 1.1.1国道G207线东安界牌至江华界牌井公路改建工程为G207永州境内一段,是湖南省省际公路网中的重要出省通道之一,是湖南省“十一五”干线公路改建规划建设项目—G207新宁高木函-芝山-江华(广西界)的组成部分;是永州市的纵向骨架公路,是永州市“五纵六横八连线”公路网规划中的“第二纵”中的一部分。但现有公路等级偏低,路况差、街道化严重、混合交通量大、行车条件较差等问题,严重地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制约了区域资源优势的发挥和经济的发展,道路改建迫在眉睫。 根据湖南省发改委工可报告批复及业主委托,国道G207线东安界牌至江华界牌井公路改建工程(第A1合同段)为一阶段施工图设计,石期市湘江大桥段做两阶段设计。 本设计文件为国道G207线东安界牌至江华界牌井公路改建工程(第A1合同段)石期市湘江大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2主要技术指标 项 目 名 称 单 位 主 要 技 术 指 标 起 迄 里 程 K37+840~K40+658.917 技术指标情况 规范规定值 设计采用值 公 路 等 级 级 二 二 设 计 速 度 km/h 60 60 最小平曲线半径 一般/极限 m 200/125 150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m 1500 1500 最小缓和曲线长度 m 50 50 最小平曲线长度 一般/极限 m 300/100 136.352 最小竖曲线半径 凸形 一般/极限 m 2000/1400 1800 凹形 一般/极限 m 1500/1000 1100 最小竖曲线长度 一般/极限 m 120/50 70 最 大 纵 坡 % 6 5.5 最 小 坡 长 m 150 150 路(幅)基 宽 度 m 12 12 路面宽度(行车道宽度) m 2×3.50 2×3.50 设计洪水频率 路 基 1/50 1/50 小桥、涵洞 1/50 1/50 大、中桥 1/100 1/100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Ⅱ级 公路-Ⅱ级 1.3气候、地貌、地质概况 1.3.1地形、地貌 设计线路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北起东安县界牌山,向南经东安县城、沽山口村、下枯塘村,从乌沙洲起向西南跨湘江,绕石期市镇至江华界牌井止,起讫里程为:K37+840~K40+658.917,设计路线长2.819km。 项目区属湘西南丘陵地区,西北高,东南低,整个地形呈阶梯状,山地夹丘陵与河谷阶地相连。东南部多为湘江阶地,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较平坦,海拔一般100m~150m,山体浑圆,走向不定,丘谷开阔平缓,树枝状槽沟发育。桥址区地形地貌属湘江阶地及河谷,地势相对较平缓,地面高程103~124m,河谷宽约280m。 1.3.2气象水文 本区属大陆亚热带气候,经常有东南季风侵入,四季分明,水量充沛,气候潮湿而炎热。年平均气温在丘陵区为20℃,低中山区为15℃。最热为7~8月,月平均气温为30℃,最高达39℃;最冷为12月至次年1月,月平均气温为-1℃至5℃,最低为 本公路跨越湘江,湘江水位和水量受降水影响明显,一般每年3~8月为汛期,5月份为水位最高期;每年9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流量较小。其次为小溪,溪水面宽1~5m不等,流量受大气降水影响,随季节而变。 湘江石期市大桥桥址区上游约2km为石期市湘江电站,受电站发电及泄水的影响,桥址区水位变化较大。公路沿线还分布有大小不一的水塘和水库,储水量可达5000m3 1.3.3地层岩性 根据本次勘察野外地质调查情况及钻探结果,沿线出露覆盖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更新统残坡积、冲洪积层;基岩有泥盆系灰岩和泥灰岩。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测区位于洞庭湖凹陷南缘,主要构造体系为新华夏构造体系。地质构造以华夏系构造和南北向构造为主,区内较大的断裂有石鼓井~龙门口断裂,褶皱有下塘富-秦家向斜。石鼓井~龙门口断裂,总体作北30°-50°东向延伸,其中石鼓井-何家一段走向北30°东。整个断裂长达38公里左右。断裂切割上泥盆统至二迭统、侏罗系等岩层。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该断裂大约从K34+400附近横穿既有公路。距桥址区较远,对桥梁地基和基础稳定性影响很小。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缓慢差异抬升为主。 1.3.4水文地质条件 线路所在区域地表水系发育,主要由湘江以及丘谷间沟、渠、小溪组成,干旱季节较缺水,雨季时河、溪水陡涨,水流冲刷较强烈,水位随季节变化大。 本公路跨越湘江,湘江宽约280m,勘察期间水面宽约220m,最大水深约6m,桥址地面标高103.0~125.0m,勘察期间水位高程为107.4m。湘江水位和水量受降水影响明显,湘江石期市大桥桥址区上游约2km 路线地下水主要是孔隙水和岩溶水,局部有基岩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