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高考历史总复习精讲:第17讲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ppt

【金版教程】高考历史总复习精讲:第17讲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版教程】高考历史总复习精讲:第17讲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进步。 (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 * * * * 高考考向研析 * 本部分知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新航路开辟5年7考:考过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新航路开辟的认识,如从不同史观认识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航海行为,价格革命。早期殖民扩张5年6考:考过早期殖民扩张行为,如西葡的扩张;殖民扩张的本质;三角贸易的起因、影响;哥伦布与明清中国以及世界市场的联系。备考2014~2015年高考应关注以下视角: 师说高考 * (1)重视超越国界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事件。比如民族迁徙、外来物种入侵、疾病蔓延、气候变化、恐怖主义、金融安全等。 (2)重视促进全球联系的历史事件。比如新航路的开辟和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对工业革命的评价更多地分析其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些与传统的史学观点有很大的不同。 * (3)采取一种相对中立的价值尺度从事观察研究。将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放在全球的角度审视,注意摒弃“欧洲中心论”,主张建立“全球普适的历史话语系统”,重新书写人类整体的历史。 (4)反对草率地遽下“必然”之类的断语,全球史观认为很多情况下偶然性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更大。 * 例1 [2013·江苏高考]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 [思维路径] 审题干 定时空:近代欧洲;明考点:新航路的开辟及影响;关键点:“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直接导致西班牙” 自 主 研 析 选 项 选项 自评 判断 A 不符合史实,18世纪英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 B 不符合史实,黄金大量注入,没有引发西班牙的工业革命 × C 西班牙没有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 D 符合史实,黄金大量注入,引起价格革命,冲击着封建生产关系 √ * 例2 [2013·北京高考]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 [思维路径] 审题干 定时空:中国古代;明考点:早期殖民活动;关键点:“东印度公司的沉船”,依史实可知,此公司成立于17世纪初 自 主 研 析 选 项 选项 自评 判断 A 时间不符合,北宋结束于1127年 × B 时间不符合,明初是14世纪 × C 时间符合 √ D 时间不符合,鸦片战争始于1840年 × * 例3 [2013·福建高考]图一、二、三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其突出反映了(  ) *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 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 * [思维路径] 审题干 定时空:17世纪的英荷;明考点:英荷关系;关键点:漫画中的语言 自 主 研 析 选 项 选项 自评 判断 A 不符合漫画之意,漫画不能体现荷兰的争夺性 × B 符合漫画之意 √ C 不符合漫画主旨,漫画虽能体现出荷兰的不满,但不是其主旨 × D 不符合漫画之意,漫画不能体现荷兰对市场的独霸欲望 × * 例4 [2013·广东高考](节选)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①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 * 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 * * 命题思想一 紧扣主干知识或核心概念 1. (立意——主干知识:殖民扩张) 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