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念设计与操作》解读.ppt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念设计与操作》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念设计与操作》解读

  ⑶主体性——班级心理辅导要引导学生自 我改变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不要由教师代替 学生作出决定,助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助。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求和 动机,用以促进自己的成长和提高,而且每个 人都有一种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即使是心理适 应不良的人也同样如此。  ●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师有责任确保 每一个学生都被自己注意到了,确保每个学生说 的话不被自己或学生所误解。  ●教师绝对不要讲得太多,不要喧宾夺主。 * ⑷互动性——互动是团体的基本特征,互动 又是团体达成目标的重要条件。  ●在团体辅导中,每个成员认知的改变、情感的 迁移或透射、新行为的建立和强化,都依赖于成员 间的交流和互动。  ●互动的前提是参与。班级心理辅导必须促成一 种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一个学生都 想说话,其基本方法是改变座位的排列组合,采用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讨论(对话)是任何团体辅导咨询的主要互动 形式(课程、教学、辅导都是对话,对话中心)。 *   ⑸和谐性——班级心理辅导是师生真情的流 露、心灵的交融,因此,教师要转换“教育者”的角 色,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  ●辅导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能给被辅导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  ●构成这种和谐关系的核心是辅导教师的三种人 格特质:真诚-关注-共情(共情不是同情、不是 移情,而是同理心,即清楚地理解对方的细微感 受,并且回馈到位,其基本技巧是“意译”)。  ●在构成和谐关系的操作上还要特别注意教师的 体态语言。 *   ⑹鼓励性——班级心理辅导是每个学生自我 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更新的历程,它需要在一 种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中,放下个人的 防卫意识,与其它成员进行探讨、分享,彼此给 予回馈、鼓励和建议。因此,班级心理辅导拒绝 对学生作否定性的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受 到伤害的状态下学习与成长。  ●团体辅导本身的局限性必须事先加以防范。  ●如何处理学生有明显错误的意见?  ●心理辅导活动课也在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 和发展。 *   2、尽可能防止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在操作模式上的偏误 (1) 防止学科化倾向——辅导是师生之间的平 等商讨,并着重于感觉、情绪的体验与表达,不是 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  ●一般情况下不要去解释心理学的概念术语;  ●不要多板书,不要追求心理学知识的系统化、 条理化;  ●不要齐读教材及投影片上的语句,或在书上划 “重点”;  ●不要习惯于用文化课的模式去设问、提问;  ●不要总使用“传授——接受”的课堂组织形式。   *  (2)防止带有政治课(思品课)色彩— ——辅导是人性由内向外的自我张扬,不是政 治思想观念由外向内的影响或灌输。  ●要分清两者功能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 同;  ●注意不要用政治术语来代替心理辅导的术 语;  ●注意避免用德育模式来解决学生的心理发 展问题。 *   (3)防止主题班会化——辅导是人格的 袒露与升华,不是解决班级的具体事务问题; 它以团体辅导的形式运作,却指向每个学生个 性发展的需要。  ●班主任的“管教训导”的面孔必须改变;  ●辅导教师不要长篇大论地说教;  ●不要动不动就联系班级里具体的琐碎事务;  ●不要充当导演的角色,因为心理辅导不等 于教师在幕后导演。 * 3、班级辅导活动课操作过程中的 “八重八不重”   (1)重感受,不重认知 (是“不重”, 不是“不要”。)——辅导不是说教,不是安慰,不是训导,也不是逻辑分析;辅导是心灵的碰撞、是人际的交流、是情感的体验,是帮助一个人自助的过程。 *   (4)促进学生“全人发展”的原则—— 人格是一个整体。学生是整个活生生的人,不 是局部的人,也不是由局部拼凑起来的人。班 级心理辅导虽然有特定的专题和目标,但必须 顾及学生知、情、意、行的完整的心理发展过 程。   ● “全人发展”不是“五育并进”。   ●班级辅导中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 的个体表现,在把握辅导主题的同时关注每个 学生的各种心理反应,并给以适时的引导。 *  (2)重引导,不重教导——班级辅导主要 应该是“非指示性的”,教师不应该对学生作强 制的说理和武断的解释,必需的暗示、忠告、 说服等“指示性”手段也只能最低限度地使用, 即力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心理辅导重在“导”,难在“导”。  ●怎么“导”——倾听→同感→判断→商量 。 ●“导”的操作原则——帮助发言学生澄清自 己要表述的真实意义 / 引导学生考虑问题解决 的可行性思路 / 不追究发言内容的错误,只注 意问题解决的方向 / 多用鼓励性语词,避免批 评与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