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10
附件6-2
酱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质量公告
本次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4家企业生产的270种产品。其中企业合格233家,企业抽查合格率为95.5%;产品实物质量合格259种,实物质量合格率为95.9%,抽查结果合格率为95.9%,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销售额加权)为99.9%。
本次抽查依据《酿造酱油》GB18186-2000、《酱油卫生标准》GB2717-2003、《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及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对酱油产品的氨基酸态氮、铵盐、总酸、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12个指标进行了检验。
抽查结果反映出我国酱油行业的整体产品质量状况良好。本次抽查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小型企业质量较大幅度的提高。本次共抽查213家小型企业,占被抽查企业总数的87.3%,其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95.2%,与2009年酱油产品监督抽查相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提高了6.9%。大中型企业比例占了12.7%,抽查合格率为100%。
抽查中反映的质量问题主要有:
一、少数产品氨基酸态氮不达标。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186-2000《酿造酱油》规定,质量等级为三级的发酵酱油,其氨基酸态氮不得低于0.40g/100mL,特级的发酵酱油不得低于0.80g/100mL。抽查中有6种产品氨基酸态氮未达标。其中质量问题比较严重的是有3种质量等级为三级的产品,其氨基酸态氮含量检测值相当低,几乎不能反映出酱油产品的基本鲜味属性。
二、个别产品总砷超标。国家强制性标准GB 2717-2003《酱油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酱油产品中总砷的含量不得超过0.5mg/L。抽查中有1种产品总砷超标,其中1种产品总砷含量检测值1.1mg/L,属于严重不合格。
三、少数产品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07规定,酱油中苯甲酸不得超过1.0g/kg,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不得超过0.25 g/kg。抽查中有3个产品被检出苯甲酸超标,有1个产品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超标。
四、少数产品微生物不合格。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717-2003《酱油卫生标准》规定,菌落总数不得超过30000cfu/mL(仅餐桌酱油),大肠菌群不得超过30MPN/100mL。抽查中有4个产品涉及到微生物不合格。
酱油产品消费常识
酿造酱油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配制酱油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以全氮计不得少于50%),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
从生产工艺分类,主要有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和低盐固态发酵酱油,在色泽上,高盐稀态酱油颜色较浅,呈红褐色或浅红褐色,而低盐固态酱油颜色较深,呈深红褐色或棕褐色,在香味上高盐稀态酱油具有酱香和酯香香气,而低盐固态酱油酱香香气突出,酯香香气不明显;根据用途,酱油又分为烹调酱油和餐桌酱油,标准中这两种酱油的区别在于是否对“菌落总数”和“总酸”进行控制,烹调酱油是指适用于烹调加工不直接食用的酱油,餐桌酱油指即可直接食用,又可用于烹调加工的酱油。
1、看包装标识完整和标明的氨基酸态氮含量高低,购买时注意查看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氨基酸态氮多少,什么等级等信息。特别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无厂名,无地址,无质量标准代号的产品,无标注“QS”标志的产品不要购买。袋装的酱油查无胀包现象。
2、观察色泽应为红褐色或棕褐色,鲜艳,有光泽。
3、香气浓郁,有酱香和酯香,无不良气味。
4、鲜味醇厚,咸甜适口,无酸、苦、涩、焦糊等异味。
5、黏稠适度,无外来杂质。
此外消费者在使用酱油时,最好是在菜肴将出锅前加入,略炒煮后即出锅,这样可以避免锅内高温而使氨基酸受到破坏,营养价值受到破坏,而且糖分也不会焦化变酸。
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质量公告
本次共抽查了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广东、重庆、四川等7个省、直辖市50家企业生产的50种产品,其中42家企业的42种产品合格,8家企业的8种产品不合格,企业合格率为84.0%,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4.0%,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销售额加权)为98.8%。
抽查企业中,涉及家电下乡产品生产企业11家,实际抽取到5家企业5种型号下乡产品,全部合格,家电下乡产品抽查合格率为100%。
本次抽查产品不合格企业均属于小型企业,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质量值得消费者信赖。
依据《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GB 6932-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市食品监控系统.ppt
- CPS型鼠笼式破碎机.doc
- BSJ型刮板提升机.doc
- xx牌xx胶囊的全套申报资料.doc
- 贝类加工技术.doc
- 不能让下属知道的管理宝典5.doc
-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及审评规定(版本1).ppt
- APS 在线投稿、审稿系统.pdf
- 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培训教程.ppt
- 办法总比问题多60.doc
- 新型萘四甲酰亚二胺类侧链功能化有机半导体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pdf
- 信息重组策略在即兴发言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应用分析——以《中国民居(第二季)》模拟口译实践为例.pdf
- 叶兆言历史题材创作的互文性研究.pdf
- 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小学家校沟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徐州市铜山区D镇小学为例.pdf
- 循环加载环境下高温超导堆叠结构低温压缩及多场性能实验表征研究.pdf
- 氧化钨_氧化锌复合纳米结构调控及其气敏传感特性研究.pdf
- 厌氧好氧时间比对EBPR中好氧颗粒形成及除磷过程的影响研究.pdf
- 氧空位对NbO2金属-绝缘转变的影响机理研究.pdf
- 氧化物半导体的晶面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探究.pdf
- 信息流模式下社交电商平台青年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