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教学课件.pptVIP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第三单元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时代特征:1.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2.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 1、元末社会背景: (1) (2) 元末政治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2、明朝(1368-1644)的建立: (1)时间:1368年 (2)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3)都城:应天(今江苏南京) (4)年号:洪武 第14课 社会矛盾激化,爆发农民起义 二、加强皇权的措施 1.思想方面:改革科举制——八股取士 (1)考试题目来源(内容):四书五经 (2)答题观点:朱熹的《四书集注》 (3)格式:八股文 (4)影响:①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②应试人为了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 旨意的顺从者。 ③对我国的思想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在 中 央 目的 目的 作用 在 地 方 表现 目的 目的 加强皇权,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分散兵权,加强皇权,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加强了皇权,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分封诸子为王 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 分散行省权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二、明朝加强皇权措施 2、政治方面——全面改革官制(朱元璋) 3、政治方面——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①朱元璋:锦衣卫(监视官民) ②朱棣:东厂 所有措施作用:加强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第14课 (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中央: 地方: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内阁(朱棣) (监视官民) 厂卫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皇帝 (无军事实权) 五军都督府 设三司 民政和财政 布政使司 掌司法 按察使司 掌军务 都指挥使司 1.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2.分封诸侯为王,驻守各地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农业 手 工 业 棉纺织业 丝织业 制瓷业 商业 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制瓷中心——景德镇,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北京、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晋商、徽商等商帮 三、明朝的经济 明朝中央集权制度 第14课 一、 郑和 下西 洋 (明) 3.条件: 2.经过:七次下西洋(1405—1433)。航行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广 大海域间, 到达三十多个亚非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1.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 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①政治、经济条件: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指南针等) ③郑和个人能力,具有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 ②技术条件: 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发达 4.意义: ①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②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欧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③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5.所载物品用途: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郑和下西洋:国力强盛——和平交往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国力减弱——战争冲突 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关系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 原因:明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弛 5.胜利原因 ①戚继光训练新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号称“戚家军” ②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 ③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抗倭,消灭两地倭寇 ①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利益,得到人民支持。 ②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③戚继光卓越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3.经过 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和 奸商,组成海盗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2.倭患: 明朝中期,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 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鸳鸯阵法) (根本原因) 6.战争性质: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7.评价戚继光: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三、1553年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澳门的居住权 4.结果: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第17课 ①提出“均田免赋”口号(符合

文档评论(0)

绿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