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1章类的进化
这就是1958年发现头骨化石的那条裂隙,粘接后,计有额骨和部分顶骨,右眼眶及鼻骨的部分, 马坝人是介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一种古人类型,是1958年发现的,马坝人化石为一头骨的颅顶部分,包括额骨和部分顶骨,还保存了右眼眶和鼻骨的大部分,属一中年男性个体。马坝人眉嵴粗厚,眶后部位明显收缩,额骨比顶骨长,表现出和直立人类似的原始性质。但它的颅骨骨壁较薄,颅穹窿较为隆起,脑量可能较大,估计超过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进步性质,因而分类上可归于早期智人,代表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的重要环节。 马坝人复原图 大荔人遗址 位于陕西大荔县段家乡,大荔人遗址为旧石器时代从猿人到人过渡的一个代表,位于陕西西安东北150公里的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附近的甜水沟,1978年3月,在此发现人类青年男性头骨化石。发掘经鉴定,这个化石距今约二十余万年,为中更新生晚期,依发现地点,定名为大荔人。 大荔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填补了由蓝田猿人向丁村人过渡的空白,为研究洛渭谷地早期人类的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 大荔人遗址中,发现遗物一百八十一件,其中石核7件,石片152件,打制石器22件,石器多属尖状,还有直刃、凹刃、凸刃刮削器。 ?“大荔人”头骨化石总的特点是粗壮、厚实、骨质较厚,头长目低矮。其眉脊粗壮,较北京人的稍低,比马坝人显著高突;额骨低平,其倾斜度甚至比北京人的还小;骨板较厚,有的骨板与爪哇人、北京人相近或更厚;顶骨相对较大,顶结节发育,枕骨隆凸位置下移,顶枕部较高,脑量较大,这些又都是较北京人要进步得多,与马坝人的特点相近似的地方。而其脊间的眉间部分最宽厚,面骨特低矮等则又是与其它人类化石不同的地方。 长阳人 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属早期智人。1957年发现于湖北长阳县下锺家湾的龙洞内。化石为一个上颌骨和一枚臼齿。它们既有一些原始特徵,如鼻腔底壁不如现代人那样凹,犬齿比较发达;也有许多地方与现代人接近,颌的倾斜度没有北京人的显著,鼻棘较窄而靠前。总体而言,较北京人要进步一些。伴生的动物化石有大熊猫、东方剑齿象、中国犀等,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 长阳人上颌化石 山西丁村人 丁村遗址发现于山西襄汾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共发现二十多个人类生活遗迹,出土有早期智人阶段的人类牙齿化石,及大型尖状器为特征的遗物。 “丁村人”的人骨化石已有明显的进步,其中一 点是顶骨较薄。他们的门齿舌面代陷成铲状,和 后来的黄种人相似,臼齿和咬合面纹理结构介于 直立人与现代人之间。 从丁村、马坝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和早期文化进行比较,其差别主要表现在打制石器技术不断提高,石器的形状比较规整、类型比较明确,种类也有所增加,表明当时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较旧石器早期有所提高。 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阶段一般是指生存在距今4-1万年前的人类。纪元前1万年以后的人类,我们称现代人类。晚期智人阶段主要以法国的克罗玛农人为代表,其体质特征是:头骨高而长,脑容量大,达1600毫升。眉骨微弱,鼻窄,颜面广阔等,在各方面都与现代人很接近。 * 1.人为万物之灵人仍旧是动物;自然人、社会人; 2. 归根结底每个人是人类种群的一员;3.研究人类的起源有助于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性;有利于正确认识人类目前的种种矛盾和人类的未来。 (一)人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 (二)人类的的起源和进化 林奈1735 《自然系统》 赫胥黎1863《天演论》 海克尔1866《宇宙之谜》 达尔文1871《物种起源》 恩格斯1876 1.南方古猿(400万年~100万年前) ?南方古猿至少有粗壮型和纤细型两种。一般认为,粗壮型是南方古猿发展中已经绝灭的旁支,而纤细型则是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年至150万年之间。 ? 南方古猿化石 最早发现于1924年,地点是在南非金伯利以北,那是一个幼年古猿的头骨。后来,在南非马卡潘山洞、唐恩等地和东非奥莫、奥杜威等地也有发现。这些化石主要是头骨、下颌骨、髋骨、牙齿、四肢骨等。粗壮型体重平均在40千克以上,脑量大于500毫升,身材较高。纤细型身材高约1.20到1.30米左右,脑量平均不到450毫升,体重平均在25千克左右。 南方古猿的牙齿、头颅、腕骨等和人相近,和猿类有显著的差别,可能已会使用工具和直立行走。粗壮型是蔬食者;纤细型是杂食者,肉类在食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研究南方古猿,对于探索人类的起源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方古猿 在迄今发现的最早人科化石(约400万年前)与最晚的古猿化石(约1000万年前)之间有大约500万年的化石记录的空白。 ???2.能人(Homohabilis)或早期猿人(200万年~100万年前) 直立人的祖先现在还不能完全肯定。但是,最有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