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币汇率问题研
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市情研究部 侯庆利 一、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由来 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 三、人民币汇率改革趋势分析 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及评价 (一)西方汇率理论简介 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主要分析汇率受何种因素决定和影 响。 主要问题有三个 一、国际借贷说 二、购买力平价说 三、汇兑心理说 1.国际借贷说 亦称外汇供求理论,英国戈逊1861年提出。这一理论以国际借贷关系 来说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 第一,汇率变动取决于外汇的供求状况,而外汇供求发生的 原因是国家之间存在的借贷关系。 第二,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种形式,只有后者的变化才 对外汇供求产生影响。 第三,汇率变动取决于流动借贷是否相等。如果流动债权大于流动债 务,则外汇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汇率下跌,即本币升值;反之,本币贬 值。 2、购买力平价说 瑞典学者卡塞尔1916年提出。 基本要点: (1)一个国家的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具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提供货币,实质上是对外提供购买力。应根据购买力相等的原则来决定两国货币的汇率。 (2)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某一时点上两国间货币的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一价定律”。 (3)相对购买力平价发展了前者的思想,把汇率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归因于两个国家在这段时期中的物价水平或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购买力平价说合理性与缺陷 合理性:(1)反映了通货膨胀与汇率变动之间的联系。(2) 适合于较长时期的汇率预测。实证研究表明,购买力平价在 长期内成立,因为价格有足够的时间调整。(3)政策上的 启示。稳定国内物价,才能稳定币值。 缺陷:(1)存在前提不充分。所有商品都必须是国际性商 品?(2)理论基础不成立。(3)过分强调物价对汇率的作 用,忽略其他因素影响。(4)难以说明短期汇率变化。 购买力平价揭示了汇率变动长期、根本性的原因,符合汇率 运动现实。 3、汇兑心理说 汇兑心理说的基本观点:汇率固然是由外汇 供求决定的,但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币,是为 了满足某种欲望,这种欲望是使外国货币具 有价值的基础。 专栏:汇率制度 传统上,按照汇率变动的幅度,汇率制度被 分为 两大类型: 1、固定汇率制; 2、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受平价制约,只能围绕平 价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 1、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 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 度,决定汇率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该固定汇率制有五个特点:“一固定”“双挂钩”“上下 限”“政府干预”“允许调整”。 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限制,而随外汇 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汇率制度。 按照政府是否干预来分,浮动汇率制可分为: 1、自由浮动; 2、管理浮动;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利弊 1、固定汇率制的利弊: 利:汇率相对稳定,使国际商品价格的决定、国际贸易成本的计算、国际债权债务的清偿都能较稳定进行,减少了汇率波动的风险,也抑制了外汇投机活动。 弊:上下限及法定平价都是人为规定的,汇率不能正确反映两国货币实际购买力,是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脱节。 2、浮动汇率制的利弊 利:汇率按市场供需变化决定的,汇率较能反映两国间货币购买力的对比。 弊:由于汇率频繁而剧烈地波动,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人民币汇率的演变过程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 人民币。人民币汇率于1949年1月18日首先在 天津产生。 人民币的汇率,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演变 过程。 1.人民币汇率频繁波动时期(1949-1952) 人民币没有规定含金量,汇率无法按两国货 币的黄金平价来确定。 特点:①汇率安排钉住美元,实行浮动。② 汇率的调整依照国内外物价相对水平的变动 予以调整。③人民币币值不断提高,相对的 外汇水平则呈下降趋势。 2、人民币相对稳定时期(1953-1973) 特点:①强调汇率的稳定性,进行汇率“压制” 和高估。②汇率政策采取与主要国家货币挂 钩的办法。③汇率对贸易的调节功能基本消 失。 1955年1月15日,US$1=RMB2.618,保持了 16年未变。直到71年12月美元贬值7.89%时, US$1=RMB¥2.2673。 3. 汇率钉住一篮子货币(1973-1980年) 1973年2月后,人民币改为钉住一篮子货币。 选用的货币和权重曾做过七次调整。基本原 则没有变,仍然是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 定。 以一篮子货币方式确定汇率,脱离了直接的 物质基础和购买力原则。只反映人民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