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法与民族音乐艺术共性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字书法与民族音乐艺术共性探析

汉字书法与民族音乐艺术共性探析   摘要:汉字书法与民族音乐艺术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体现中和思想、吸收自然元素和凝聚文人情结等。书法与音乐的艺术灵魂中都倾注有浓椰的情感成分,二者在本质上都会呈现出气息、节奏、旋律和线条等方面的阴阳变化节律,且各种变化浑然一体,自然天成。   关键词:汉字书法:民族音乐;艺术共性;阴阳节律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1)01-0141-04      汉字书法和民族音乐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鲜明的民族个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世代积淀的民族瑰宝,二者也被称为“姐妹艺术”。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汉字书法和民族音乐的发展研究,均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对于我们的汉字书法和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但在对音乐和书法这两种姐妹艺术的比较研究方面还略显苍白。笔者认为,民族音乐和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作为中国文人最推祟的琴棋书画,有着相互渗透、交互融合的历史特征。研究这些特征,不仅有利于书法艺术和民族音乐的互促共进、创新发展,而且有利于我们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与魅力所在。      一、汉字书法和民族音乐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      民族音乐和汉字书法艺术在我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是吸收了共同的文化营养后逐渐生长起来的不同艺术之树。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就产生了原始的舞蹈和歌曲,到殷周奴隶主统治的时代,音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音乐不断得到发展,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因此,民族音乐文化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形成了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等不同特色的音乐形式。   相对于音乐来说,汉字被称为“历史的活化石”、“中国文化的脊梁”,是一种具备文化学、哲学、美学意义的符号体系。直接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汉字书法,也因而有着比音乐更深厚的文化内涵。“汉字文化与书法艺术有着深刻而内在的联系。汉字是书法艺术的符号载体,书法是汉字的审美艺术化。”书法艺术的凝练性、综合性和包容性,是其它艺术门类所难以比拟的。但是,书法由最初的实用书写发展成为艺术,成熟得却要比音乐晚一些。也就是说,当书法长时间在文化母体里孕育时,音乐已经亭亭玉立、风姿绰约了。当音乐分娩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后,其中的文人音乐和书法艺术明显有较多的融合。书法在由实用向艺术的嬗变中,自觉和不自觉地吸收了文人音乐的元素。   民族音乐和汉字书法都大量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营养,就像血管里流淌着的相同血液,有着共同的和相近的文化渊源。      1.体现中和思想   “尚中贵和”的中和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中”是手段,“和”是目的,也是衡量“中”的最终标准。中和思想符合事物发生、发展与存在的规律,故后来被引申为符合中庸之道的道德修身境界的一种原则。中国传统音乐和书法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都贯通着这种中和思想,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和书法美学的核心思想。作为一种审美品格,“和”构成了传统音乐和书法艺术特有的气质和魅力。   明代书法家项穆的论书名著《书法雅言》,是音乐和书法中和思想的集中代表。书中首标“书统”,认为“书之为功,同流天地,翼卫教经者也”。明确指出:“穹壤之间,莫不有规矩;人心之良,皆好乎中和。宫室,材木之相称也;烹灸,滋味之相调也;笙箫,音律之相协也。人皆悦之,使其大小之不称,酸辛之不调,宫商之不协,谁复取之哉?”观察书法史音乐史会发现,音乐学和书法学的时代风气及审美元素,是不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围绕一条主线,呈螺旋式运动发展,这条主线就是以儒为主、儒道释杂糅的中国传统伦理哲学;所谓循环往复,并非简单地重复,而是有所继承和发展的;取之于古,而不同于古,如书法中清之篆隶不同秦汉,宋之行草有异于晋唐。这其实是有其哲学伦理渊源的。      2.吸收自然元素   音乐和书法都尚意自然,在技巧上都以自然为最高境界。历代文人推祟音乐和大自然浑为一体,风吟凤鸣和行云流水是对好的音乐的高度认识,将美极的音乐称为天簌之音。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形容美妙的琵琶乐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连用珠落玉盘、急雨、莺语、泉流等声音比喻乐声,将琵琶乐曲和大自然中的枫叶荻花、茫茫江月浑为一体,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实际上,这也恰是文人音乐追求的艺术境界。书法艺术的追求自然和谐,更是历代书法大家评判书法作品和书者状态境界的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