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校医院 胡少瑾 传染病定义 病原体通过某种传播途径使人致病并流行的,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1. 传染源2. 传播途径3. 易感者 传染源定义 体内有病原微生物存在,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病人: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性病、肺结核等 (2)病原携带者:流脑、菌痢、伤寒、脊髓灰质炎 (3)受染动物:血吸虫病、狂犬病、疯牛病 传播途径 病原微生物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经不同方式到达易染者的所经道路称为传播途径 (1)空气传播:肺结核、SARS、普通感冒、流感、麻疹、白喉、猩红热等 (2)经血传播: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 (3)经水传播:血吸虫病、伤寒、霍乱、甲肝 (4)饮食传播:肠道传染病菌痢 (5)虫媒传播:蚊、蝇、蚤、螨、白蛉等。疟疾、丝虫病、乙脑 (6)接触传播:狂犬病、性病 (6)土壤传播:芽孢破伤风、炭疽杆菌 易感者 易感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作为个体,称之为该病的“易感者”,人群易感性是指某一特定人群如儿童、老人、或某一地区的人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程度。人口中免疫者占的比例高,人群易感低,反之则高。 与年龄、职业、免疫水平、性别有相当的关系 人群免疫水平 人群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取决于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水平,免疫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病的流行程度,主动免疫即预防接种,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积极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 甲类(2种)、乙类(25种)和丙类(10种) 合计37种法定传染病 法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2种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25种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0种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病毒性肝炎分七种。 急性肝炎病人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易变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极少数呈重症经过。慢性乙型,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病毒性肝炎分型、病毒、传播 甲型 HAV RNA 肠道 乙型HBVDNA血行 丙型HCVRNA血行 丁型HDV-RNAHBV +HDV血行 戊型HEVRNA肠道 庚型HGVRNA血行 TTV型 TTV DNA 输血 病毒性肝炎特点 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在甲型肝炎自然史中,亚临床型或隐性感染是主要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时,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的比例最高为10∶1。甲型肝炎患者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出现黄疸后20天始无传染性。 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病毒携带者均是本病的传染源,急性患者从潜伏期末至发病后66~144天,其血液内都具有传染性。由于传染期短,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如慢性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大。根据各国人群中乙型肝炎的检测结果,估计全世界约有2.15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构成了重要传染源。 丙型肝炎HCV感染率最高的危险人群以接受输血者为甚。故慢性丙型肝炎和HCV或抗HCV阳性无症状携带者均是本病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从肠道排出,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经口传染。本病多呈散发性,集体单位如不注意病人的隔离、食具消毒,宿舍、厕所等的卫生,以及在流行地区未抓好食品检验工作和对饮食、摊贩人员的卫生监督等措施,则有发生本病大小不等流行的可能。甲型肝炎常引起爆发流行,主要通过水或食物的污染而引起,再次证实甲型肝炎爆发流行是食不洁毛蚶引起。 (三)人群易感性 甲型肝炎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内血清中抗-HAV约60%呈阳性,主要是从母体中被动获得。6个月后抗-HAV迅速下降,故在儿童期内易得甲型肝炎。在一些发达的国家,甲型肝炎的流行率较低。人群中抗-HAV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