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力学诊断的临床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徐四清 有关的背景问题—诊断 所谓诊断,就是从疾病分类学的角度对某个疾病的命名。因此,疾病的诊断除了它的名称外,还要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程与转归。 诊断通常是与疾病的治疗密切相关的。一旦临床医生对一个患者的疾病作出了诊断,那么,我们就可以概略地知道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程特点、治疗及可能的预后与 转归。 有关的背景问题--诊断特点 是基于生物医学取向的诊断体系; 是基于现象学描述的诊断体系; 90%的精神疾病病因不明确; 绝大多数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不清楚; 精神症状的神经生理生化学机制尚不明确; 疾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亚型不稳定; 现有的分类不能良好地预测疾病的转归; 只能指导生物学治疗,而不能对心理学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不能全面反映病人与疾病有关的社会、心理背景。 有关的背景问题—好的诊断体系 在现有医学、心理学研究基础上,全面反映疾病的生物 学、社会学、心理学病因特征的诊断体系; 能有效、全面地反映疾病的机制、临床表现、治疗预后 与转归的诊断体系; 能同时提供生物学、心理学治疗指南的诊断体系。 有关的背景问题—作用 现有的诊断体系主要还是一个基于生物医学的诊断体系,它们基本上对实施具体的心理治疗帮助不大。 从临床实践的角度来讲,治疗师除了需要对病人进行分类学诊断外,还需要相应的心理学诊断,以便帮助治疗师从心理治疗的角度全面地理解该疾病的病因、病理、表现,并 确定疾病的治疗方案,预测疾病的治疗转归。 有关的背景问题 现有心理治疗诊断(评估)主要有: 心理动力学诊断 认知分析与诊断 行为分析与诊断 系统分析与诊断 心理动力学诊断 1、概念: 所谓心理动力学诊断,就是基于心理动 力学理论而对疾病所做的诊断或评估。 2、临床意义: 最核心的作用就是帮助治疗师选择一个适合的治疗方法,并拟定适合于病人具体情况的治疗计划。 心理动力学诊断 3、心理动力学诊断与分类学诊断区别在于: 心理动力学诊断更重要的是揭示这个病人是如何患病的?这个疾病是如何影响病人的? 心理动力学诊断不是基于现象学的诊断,而更多是基于病人的内心体验与他的成长经历。 动力性诊断的过程 1、确定治疗性接触; 2、初始访谈; 3、资料总结与分析; 4、诊断; 5、拟定相关的治疗计划; 6、拟定相关的治疗协议。 动力性心理治疗的谱性概念 解释 面质 共情性的确认 肯定 表达------------------------------------------------------------- 支持 澄清 鼓励表述 劝告与赞扬 什么是初始访谈 概念:初始访谈是动力性心理治疗中为全面收集 来访者的病情资料,建立动力性诊断框架 而设置的访谈。 目的:收集资料、建立诊断、评估治疗的可能性 时间:通常在正式进行动力性心理治疗之初进行, 大约需要2-4次治疗时间。 初始访谈所涉及的资料 1、疾病发生、发展演变的经过; 2、个人心理遗传史; 3、家庭成员及其彼此关系; 4、家庭外的人际关系(同学、朋友、同事) 5、学业与职业经历; 6、个人的恋爱与婚姻经历; 7、个人与家庭所处的文化、宗教背景 8、既往求医的经过及其特征; 9、与治疗师的关系; 10、治疗的动机与治疗的想象与理解; 11、接受动力性治疗的可能性 12、治疗契约。 疾病发生发展的经过 问题最初发生的时间 什么时间意识到这个问题 事发当时有何诱因 问题演变的方式(进行性加重、时轻时重) 问题恶化或缓解的原因 主要症状的变化 个人的心理发展历史 母亲怀孕的情况 初生及其喂养情况 分离、寄养、丧失 自主进食及大、小便的训练 上幼儿园、上小学的情况 与父母分或/分房的情况 青春期的情况 家庭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原生家庭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父母的关系 患者与父母的关系 患者与兄弟、姐妹的关系 祖父母与患者核心家庭的关系 患者与祖父母的关系 患者家庭与其它亲属的关系 患者与其它人的关系 人际关系 幼年时与小伙伴的关系 与同学的关系 与同事的关系 与朋友的关系 与异性的关系 学业与职业经历 整个求学期的学习成绩及其对成绩的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