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定村的春耕节
以拉萨为界,托边为牧区,南与东为农区。在以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民心目中,没有什么比土地更神圣,地位更高。从拉萨河谷开始,随着海拔的变化,春耕也会有所不同,在举行仪式和真正播种之间,还有大约七天到半个月的时间,青藏高原地域辽阔,大地苍茫,日常的生活也相对单调,而围绕着农业的耕种与收割自然会受到极度的重视,毕竟这是一家人一年的希望与依靠。所以在举行仪式时会非常神圣,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轻松自由,实则敬重而认真,以取悦土地神为初衷,最后达到了人神共悦的妙境。春耕其实可以理解成为取悦敬土地神的一种仪式。
节日的村庄
白定村距离拉萨市区只有十几公里,清晨从拉萨出发,到了村子这里还是一片宁静,清晨的山谷底部还泛着微微的蓝紫色,而山尖上已染上了潮红。每户宅院屋顶的经幡都是崭新而浓艳的,带着藏历年的喜庆。提着水桶打水的姑娘,羞怯却又热情地邀请去她家里喝茶。一进院门,老人家已从屋里迎了出来,先进佛堂,藏框上供着一排的佛像,佛像前供着酥油灯,水和各种食物。顺时针转着屋中间的柱子转过来,用手将“切玛”左边的青稞和右边的糌粑各扬撒三下。供台上摆满了藏历年时才会有的油炸的食品像个小塔一样。在客厅的藏床上坐下,阿妈亲手给每个人倒上酥油茶,第一次喝时用无名指沾了茶,与大拇指相合向上弹,反复三次,然后才开始喝。主人家的两个女儿全部是在内地读的初高中,再考上了内地的大学。给我们续茶的宗嘎已经大学毕业分配在那曲的一个镇上做中学老师,她戴着金边眼镜穿着牛仔服,只有粗而黑的长长发辫还是纯正的藏族姑娘模样,在谈吐气质上她已与内地姑娘无异。而她正读大四的妹妹因为要准备考研今年就没有回家来过年。
倒过茶后,宗嘎在院子里给大约四岁的小外甥女整理艳丽的百褶公主裙,小姑娘穿着一双红色的小皮靴,头上扎着无数根小辫子。笑着问她为什么没穿小藏袍呀,小姑娘扭着身子不说话,宗嗄代为回答说:“她就是说这个好看,说藏袍不方便。”此地,院子里的鸡在走,牛在吃草,一道阳光投在了小院的墙上,院子里的拖拉机已经用各种鲜艳的假花装扮得极其喜庆。
桑烟中的神秘期待
走出这个院子,立刻感觉到了热烈的气场。
每一个地区甚至村庄确定春耕仪式的时间都是不同的,但确定的方式却基本一致,一个是根据藏历约定俗成,一个是根据物候历,也就经验的判断。就像是黄河两岸地区流传的关于数九的口诀一样,西藏当地也有自己的口诀,有经验的老人也根据雪化的程度等积累一定的开春的经验。更主要是当地的喇嘛也有义务根据藏区天文历法择定耕播的日期,推算星宿运动和天气季节的科学方式,主要看当年的五行和星曜。在藏区,一般情况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择吉日进行。在方圆十几公里,差不多以乡为单位的播种时间都大致相同。
藏区流传的关于春耕秋收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昂宿(二十八宿之一)上山,耕牛下河,桦树红如僧袍时,即是青苗也要割。”意思是说“昂宿星走到西边山顶上的时节就要耕种,耕地的牛可以喝到河水。到了树叶发黄的秋季,桦树叶变红,哪怕是地里的庄稼还是青苗也要开发始收割了。”播种的时间随着海拔的变化而推移,比如秋收时从拉萨南边的曲水开始一直向北向东,慢慢开始,春耕的时间也差不多如此。既然是春耕,牛就一定会出任最为重要的角色。强壮的黑白花脸犏牛通常在这一天里“花枝招展”而又“无法无天”,通常它们的额头上被贴上酥油图案,犄角上插着经旗和彩色的毛花,肩上披挂着彩缎,缎子上缀满贝壳和松石,尾巴上系着五彩的绸带。这一天的牛不仅气度不凡,更要有好酒量,即使没酒量喝多了青稞酒四处狂奔撒野主人家也决不会赶来教训,而且还会对此开怀不已,因为在农人看来这是兴旺发达的好兆头。
隔着一道贴满了牛粪饼的墙,听到院子里的牛叫。径直推门进院,狗见了生人急得乱叫乱跳,女主人站在屋门口穿戴得精致漂亮,红扑扑的脸满脸笑容边喝住狗边招呼着。男主人正在院中打扮他的牛,两头牛用一根粗粗的木柱子架在一起,挂上崭新的脖绳,尾巴上挂上染成红色的尾饰,耳朵两边垂上鲜艳的耳坠,最不可缺的自然是铁铃,牛在一行一动之间盯叮当当招摇不止。作为有经验的牛,也许还记得去年此时的风光,此时表现得既兴奋又配合,四条腿不停地踱着,扬蹄而奔,势不可挡。而牛一旦得到安顿妥当的信息,立刻夺门而出――牵着主人。村中小路上,几户人家还在装扮着自己的牛,真是极尽所能,不仅各种色彩披挂在身,牛的两个犄角上高高地束起彩色经旗,在两个旗边上各悬垂着两片CD光盘,阳光一照,顿时光芒万丈。
春耕的仪式在村外的一块公认的最好的土地上举行,人们追在牛飞奔而扬起来的尘土里出了村,乡村的小路上,背着供品穿着盛装的妇女领着孩子正疾步而行。村南口的小路上正冲出两头并驾齐驱的壮牛,任是主人在后面如何吆喝与拉扯,跳过小水渠跑过小树林,就是一路狂奔绝尘而行。举着酥油的老阿爸哈哈大笑:“一个冬天关在院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