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解析》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4+ N”高中联合体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VIP

《KS5U解析》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4+ N”高中联合体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KS5U解析》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4N”高中联合体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4+N”高中联合体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历史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 A. 曲辕犁 B. 翻车 C. 耒耜 D. 耧车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信息“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可知,这一农具应该是西汉播种的耧车,故D项正确;曲辕犁是唐代江南地区的犁耕工具,故A项错误;翻车是三国时期出现的灌溉工具,故B项错误;耒耜是早期农业时期的生产工具,故C项错误。 2.2.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促使这一变化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 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B. 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产生 C. 生产工具的进步 D.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指的是井田制,“废井田,开阡陌”指的是土地私有的确立。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即生产力的进步,也就是生产工具的进步,故C项正确;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租佃经营土地属于生产关系,故AB错误;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是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根本原因”,中国古代史考查“根本原因”,一般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考虑,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由此得出答案。 3.3.据云梦秦简记载,中国粮食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 B. 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 C.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厚 D. 战乱不断减少,社会稳定 【答案】B 【解析】 秦朝“粮食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说明,秦朝粮食产量比以前大大增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精耕细作带来的结果,故B项是主要原因;以农业立国是国家政策、自然条件优厚、社会稳定都属于客观条件,不是主要原因,故AC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主要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区别。“原因”是必然因素,“条件”是可能因素,由此判定答案。 4.4.俞森《荒政丛书》卷5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 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 B. 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 C. 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D. 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 【答案】A 【解析】 材料信息“其余或换钱易粟”说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多少和市场有联系,故A项正确;近代化的表现是机器生产和雇佣关系的出现,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没有体现出财政问题,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故D项错误。 5.5.《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根据材料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 生产规模大 B. 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C. 生产成本高 D. 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说明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高,故AC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三服官”“三工官”均是政府设置的官员,故D项正确,但还是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产品不进入市场流通,故B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点睛: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首先根据材料判定正确的选项,然后排除即可。 6.6.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反映了 A. 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B.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 家庭手工业迅速发展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体现的是“机工出力、机户出资”的雇佣关系,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不涉及小农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抑制商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民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关键信息。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计日受值”,这体现了雇佣关系,由此得出答案。 7.7.明清时期的富商巨贾大多通过将财富转化为科举及第以及仕宦上的成功,来获得社会声望,并保护其利益。这反映了当时商人 A. 受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 B. 重利轻义的品行 C. 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 D. 报效国家的志向 【答案】A 【解析】 富商大贾有钱后,大多求取科举功名,而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这是古代根深蒂固的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故A项正确;重利轻义指的是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追求功名利禄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本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