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尹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解.docVIP

清华简尹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华简尹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解.doc

清华简《尹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解 申超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清华简《尹诰》是《尚书》的佚篇,或称《咸有一德》。学界对《尹诰》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其中关于“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一句的解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关系到全篇文意的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一步阐释。通过清华简与其他传世文献、考古材料的多重证明,本文认为“我克协我友”的“友”是归降的夏臣;“今惟民远邦归志”中的民是指夏民,而非商民。   【关键词】清华简;《尹诰》;友;民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在出版之后,引起了众多研究先秦史学者的积极关注。其中《尹诰》一篇是《尚书》的佚篇,或称《咸有一德》, 李学勤:《清华简九篇综述》,《文物》,2010年第5期;《清华简与尚书、逸周书的研究》,《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2期。由此引发很多学者的热烈讨论。不过,这篇简文的内容还存在可以进一步讨论之处。笔者拟就《尹诰》的个别词句为出发点,略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首先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李学勤:《清华简九篇综述》,《文物》,2010年第5期;《清华简与尚书、逸周书的研究》,《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2期。 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尹念天之败西邑夏,曰:“夏自绝其有民,亦惟厥众。非民无与守邑,厥辟作怨于民,民复之用离心,我捷灭夏。今后曷不监?”挚告汤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汤曰:“呜呼!吾何祚于民,俾我众勿违朕言?”挚曰:“后,其赉之,其有夏之金玉实邑,舍之吉言。”乃致众于亳中邑。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33页。 《尹诰》首句是这片简文的主旨。孙飞燕先生将其断句并标点为:“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及”的意思也是“至”。“就”的意思是“归于”,与“至”、“及”含义近似。“既”如字读,意思是“已经”。简文是说伊尹归汤之后,君臣同心同德,不互相怀疑。 孙飞燕:《试论尹至的“至在汤”与 孙飞燕:《试论尹至的“至在汤”与尹诰的“及汤”》,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SrcShow.asp?Src_ID=1373,2011年1 “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应当如何理解?此句中的“友”、“民”是指哪些人?学者间有很大的的认识分歧。如有学者认为,《尹至》和《尹诰》中的“众”是指军队,而“民”是人民、民众。 王宁:《清华简尹至尹诰中的“众”和“民”》,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SrcShow.asp?Src_ID=1396,2011年2月4日。张崇礼先生认为“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当断为“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谓我能协和我友,今唯不能协和于民,如能协和于民,则远邦归心,天下太平。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清华简尹至 王宁:《清华简尹至尹诰中的“众”和“民”》,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SrcShow.asp?Src_ID=1396,2011年2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清华简尹至、尹诰研读札记(附:《尹至》、《尹诰》、《程寤》释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SrcShow.asp?Src_ID=1352,2011年1月5 陈民镇:《清华简尹诰集释》, /SrcShow.asp?Src_ID=1648,2011年9月12日。 笔者分别对“我克协我友”的“友”与“今惟民远邦归志”中的“民”所指的具体对象进行分析讨论,认为“我克协我友”的“友”是归降商汤的夏臣;“今惟民远邦归志”中的“民”是指夏民,而非商民。 一、“我克协我友”解 “我克协我友”的“友”,整理者指出是“《说文》古文‘友’”。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34页。《说文》:“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34页。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许惟贤整理:《说文解字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08页。 “友”,学者大多将其解释为友邦,但这样解释与上下文意思不合。“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前后文意应当连贯。此句的“友”若指友邦,则与前后句简文关系不大,文意很不顺畅。因为伊尹先说:“夏自绝其有民,亦惟厥众。非民无与守邑,厥辟作怨于民,民复之用离心,我捷灭夏。今后曷不监?”这是在分析总结夏朝灭亡的教训,并以此提醒汤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先说夏民,随后谈友邦,接着又讨论民,逻辑上也不通顺。“友”字在文献中除了“友邦”之外,还存在其他解释。《尚书·酒诰》:“予惟曰:汝劼毖殷献臣,侯甸男卫;矧太史友、内史友

文档评论(0)

梦幻飞迷04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