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中国企业:向500强学什么.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企业管理 中国企业:向500强学什么

中国企业:向500强学什么 1994年,《财富》改变排名标准,将服务业包括在500强之内,从这时起,500强的排名表上出现了中国大陆企业的名字。1994年入选的中国大陆企业是:中国银行、中国化工和中国粮油,它们分居500强的第207、209和342位。除1995年中国化工落选外,从1994年到1998年,这3家企业一直榜上有名。1998年,500强名单上又增加了中国石化和中国工商银行两家企业。 表3 1998年中国大陆入选500强企业 单位:亿美元 名称 销售收入 名次 利润 资产 股东 权益 雇佣人数(万) 中国石化 340 73 1.94 516 186 119 中国工商银行 218 160 4.17 390 222 56 中国银行 211 171 6.83 337 172 20 中国化工 138 304 0.67 49 10 0.8 中国粮油 124 362 0.93 47 16 2.8 资料来源:1999年8月2日《财富》杂志 不难发现,中国入选企业主要来自服务业(两家银行、两家外贸公司),而中国石化则是靠行政组合取得规模的,这是它首次参选就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随着近年来国家关于发展大企业集团战略的提出,一些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出了进军500强的口号。1998年3月,《人民日报》曾公布了中国一些有实力,并且想进入500强的工业企业名单。(见表4) 可以看出,即使拿表4中的企业的第一名与500强的最后一名比较,差距仍然很大。在1996年的500强排名表上,最后一名的销售额是91.69亿美元(1998年最后一名是89亿美元),而上述企业中销售额最大的上汽集团只有79亿美元,相差12亿多美元,其他企业相差更多。由此可见,中国企业进军500强,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方面,除通过了自身积累,壮大实力外,通过市场力量,实行企业联合、重组、收购、兼并,走外延型扩张道路是明智之举。 表4 我国打算进入500强的企业 名称 1996年销售收入 (亿人民币) 1996年销售收入 (折合亿美元) 上汽集团 656 79 宝钢上钢联合 460 55.4 东联集团 400 48.2 大庆油田 395 47.6 上海电器集团 354 42.7 一汽集团 317 38.2 上海石化高桥石化 250 30.1 四川长虹集团 120 14.5 青岛海尔集团 62 7.47 还应看到,我国有些企业没有明确提出进军500强,但其实力已经达到或接近500强的水平,如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航空工业总公司、有色金属总公司、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由于《财富》评比标准的限制,以及一些公司在财务制度上与国际惯例的差异,有些公司被视为行政性公司,即不是真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公司,因而不被列入500强的候选名单。由此看来,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也是推动我国企业进入500强的重要一环。 应当看到,进入500强的企业大多是在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公司。除了销售收入、资产和利润等硬指标外,这些公司在发展战略、经营方式、管理水平、人才开发、营销能力、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企业学习和借鉴。跻身500强,除了要看到“硬件”方面的差距,更应该看到“软件”方面的差距,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500强在进入中国市场以后,毫无例外地把它们的先进经验带到了中国,这就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天然的学习和借鉴的机会。通过本书提供的一些案例,我们可以洞悉500强先进经验的一些侧面。当然,500强在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也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成功的案例很多,失败的案例也有,从本书中关于微软最近在中国市场遇到的麻烦中,就可见一斑。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中国企业的500强是哪些?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这里,我们不妨简单进行一些介绍。 1988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属的《管理世界》杂志成立了中国企业评价中心,该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中国的大企业排行,即按照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评出每年的工业企业500家和服务企业500家,此外还有行业50家和地区50家。该中心的排名当时在国内影响很大,有人认为“这一排名第一次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企业的发展状况”。但也有人对其数字的准确性表示怀疑。 遗憾的是,几年前国内刮起了一股乱评比风,各行各业的众多机构纷纷推出各种各样的排行榜,有些机构不具备评比条件,评出的结果没有权威性;有些机构借评比之机,向企业乱收钱,甚至出现不交钱就不能上榜现象,排行榜成了“排钱榜”,致使严肃的评比活动失去了公正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有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