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某等诉广州某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案.docVIP

杜某等诉广州某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某等诉广州某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案

杜某等诉广州某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案 ---医疗纠纷案件中患者能否索赔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医疗费 编写人: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庭 魏 巍 关键词 患者 医疗费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索赔 裁判要点 损害赔偿应以存在损失为前提,社会保险机构基于基本医疗保险关系为患者支付的医疗费,不属于患者的损失,患者并不享有向侵权人索赔该部分医疗费用的权利。医疗机构负有医疗侵权责任的,应根据其承责比例向社会保险机构退还已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医疗费。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七)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 案例索引 一审: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2010)越法民一初字第2326号民事判决(2012年3月19日) 二审: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2)穗中法民一终字第2847号民事判决(2012年8月3日) 基本案情 谭某才、谭某丽、杜某诉称:杜某是患者梁某珍的母亲,谭某才与梁某珍是夫妻关系,谭某丽与梁某珍是母女关系。2010年3月27日23时,梁某珍因发烧、喉咙痛到广州某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广某附属医院)就诊,在就诊主诉中已经明确告知医生梁某珍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史。广某附属医院医生诊断梁某珍为上呼吸道发炎,并作出化验血常规及用“来比林+盐水”静脉滴注及开瑞坦等其他药物的治疗方案。梁某珍按照上述处方接受治疗,在静脉注射期间,梁某珍出现了气促加重、咳嗽、呼吸困难、四肢僵硬等症状。但广某附属医院并没有为梁某珍停止静脉滴注“来比林”,只是简单用药物可必特雾化吸入。之后梁某珍气促未缓解,进而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广某附属医院才停止对梁某珍使用来比林。广某附属医院又采用静脉滴注“甲强龙、肾上腺素”及胸外按压、使用呼吸机等抢救措施,但梁某珍不能恢复自主呼吸,仅能维持生命体征和心跳,送ICU病房抢救24天后死亡。广某附属医院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上注明的死亡原因是“过敏性休克”。 谭某才、谭某丽、杜某等认为广某附属医院存在过错,故起诉请求法院判决:一、广某附属医院赔偿:医疗费411932.97元、营养费96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1200元、丧葬费22843.5元、被抚养人杜某的生活补助费23111.91元、死亡赔偿金477956元、精神抚慰金100000元,上述金额合计1038004.3元。二、要求广某附属医院在省级报纸上向原告赔礼道歉。 广某附属医院辩称:不同意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原告诉称的诊疗经过属实,对广某附属医院出具的医疗费单据及金额没有异议。广某附属医院对患者使用的药物并非禁忌性的药物,患者出现的是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广某附属医院对患者的整个用药和处理过程都是按照常规来进行,本案患者存在原发病以及个体差异。患者死亡后,也没有进行尸解以明确死因,根据医疗事故处理的相关规定,原告应当承担未能尸解的相关责任。即使医院存在过错,本案患方的医疗费实际损失应为92737.1元,其余部分属于医保支付,应予扣除。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0年2月22日,梁某珍因发热、咳嗽、咳痰到被告医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慢性咽炎。2010年3月27日23:10,梁某珍再次到该院急诊。经诊断:上炎。处理:查血常规;予生理盐水100ml+来比林0.9g静脉滴注等。患者静滴“来比林”期间出现气促加重,咳嗽,血氧饱和度90%,双肺可闻及呼气相干罗音。被告给予“可必特”雾化吸入,患者气促未缓解,予停用“来比林”,并予甲强龙40mg静脉注射,患者气促未见缓解,神志由清醒转为淡漠,即予经口气道插管术,并同时进行抢救,予静脉注射阿托品、肾上腺素。经上述抢救后,梁某珍转至ICU进一步治疗。梁某珍入院后一直处于深昏迷状态,病情无改善,逐渐出现肝、肾等多脏器功能衰竭,2010年4月21日6:30分死亡。 越秀区人民法院依被告的申请,委托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对本案医疗行为进行司法鉴定。该中心作出《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结论如下:被鉴定人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被告医院未考虑到被鉴定人有支气管哮喘史,使用“来比林”静滴不够慎重,对出现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欠规范,被鉴定人因过敏性休克,后继发缺血缺氧性脑病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被告医院的医疗过失行为与被鉴定人的死亡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考虑被鉴定人并非阿司匹林的绝对禁忌,且药物过敏反应发生急骤,很快即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即使抢救措施及时得当,被鉴定人也可能死亡,且未做尸体解剖。根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委托医疗损害鉴定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粤高法发[2011]56号文件,医学会作出鉴定意见:被告广州某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对被鉴定人梁某珍的诊治过程中存在过错,与其损害后果中的原因力大小属次要因素,参与度拟为30~40%。 当事人双方确认梁某珍住院期间由医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