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题集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题集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中考练兵
1.(2013·浙江金华)学习文言文要随时注意积累。请写出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将下面的积累卡片补充完整。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编号:111
词 词义 例句
入 ①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 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③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2.(2013·北京)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2)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
3.(2013·浙江衢州)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
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
4.(2013·山东烟台)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食之不能尽其材
5.(2013·四川南充)用”蛐”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
6.(2013·辽宁辽阳)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2013·山东烟台)翻译下面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2013·北京)阅读第二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9.(2013·浙江金华)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10.(2013·辽宁大连)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
11.(2013·山东烟台)选文首先采用了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论;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的论点。
12.(2013·湖南衡阳)本文主要论述了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经受多方面的艰苦磨砺,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结果或成就的道理,请列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
13.(2013·四川南充)品读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勾践灭吴》,略)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14.(2013·贵州贵阳)请结合短文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邦:国家)?
材料链接:2013年,伟大的祖国遭受了冰雪、”藏独”、地震等接踵而至的灾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15.(2013·山东济宁)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孟母断机教子》,略)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新题演练
1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益:好处。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奋发,有所作为。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17.本文的论点是: 。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着重论述的是前半句,还是后半句?简要说说理由。
18.是不是人才只能在逆境中造就?对于我们今天的莘莘学子,成才的关键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19.请学习课文第一段的写法,以三位当代名人的事例来诠释”生于忧患”的道理。
1+1拓展
乐不思蜀
丁亥①,(魏元帝)封刘禅②为安乐公,子孙及群臣封侯者五十余人。晋王③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是!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④邪!”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也。”郤正⑤闻之,谓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先人坟墓,远在岷、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禅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丁亥:公元264年3月27日。②刘禅:刘备之子,公元263年,刘禅降魏。③晋王:指司马昭。后文中的贾充是魏晋之官员。④姜维:蜀汉大将,诸葛亮北伐事业的继承者。⑤郤正:刘禅的秘书令。
1.下面各项中加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