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中的含氮化合物-水质监测与分析(可编辑)
水中的含氮化合物-水质监测与分析
水质监测与分析
水中的含氮化合物
Nitrogen氮的分类与循环
氮的分类
作为地球大气中的主要成分,氮在所有的
动、植物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氮在环
境中有多种氧化态,且各种氧化态之间的转化可
以由生物来完成。在不同的好氧或是厌氧条件
下,微生物可以将氮或者氧化为高价态,或者还
原为低价态。单纯从化学的角度来看,氮有七种价态:
0
-Ⅲ Ⅰ Ⅱ Ⅲ Ⅳ Ⅴ
NH N NO NO N O NO N O
3 2 2 2 3 2 2 5
在水环境的氮循环中主要是NH 、N 、N O 和
3 2 2 3
N O 这几种氧化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2 5
具体来讲,水中氮的存在形式有氨氮
+ +
(NH 、NH )、有机氮(蛋白质、尿素、氨基
3 4
酸、胺类、腈化物、硝基化合物等)、亚硝酸盐
- -
氮(NO )、硝酸盐氮(NO )。
2 3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N +某些细菌 有机氮
Nitrogen Cycle
2
-
NO +CO +绿色植物+阳光 有机氮
3 2
NH +CO +绿色植物+阳光 有机氮
3 2
有机氮+细菌 NH
3
-
NH +O +亚硝化细菌 NO
3 2 2
- -
NO +O +硝化细菌 NO
2 2 3
- -
NO +反硝化菌 NO
3 2
-
NO +反硝化菌 N
2 2水中含氮化合物测定的环境意义
水中的含氮化合物是一项
重要的卫生指标。它可以反映
水体受污染的程度与进程。
由图可知,当水中含有大
量有机氮和氨氮时,说明水新
近受到污染,因此具有较大的
潜在健康危害。当水中含氮化
合物主要是硝酸盐时,说明水
受到污染已经有较长时间,自
净过程已基本完成,对公共卫
生影响不大了。
水中各种形式氮的转化氮(还有磷)是藻类生长所需的关键性因素,当水体
(特别是流动缓慢的湖泊、水库、内海等水域)中含氮、磷
和其他营养物质过多时,将促使藻类等浮游生物的大量繁
殖,形成“水华”或“赤潮”,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藻类的死亡和腐败会引起水体中溶解氧大量减少,将引
起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大量死亡。水体富营养化的长期后果
可能会使湖泊等水体变浅,最终变成沼泽地。水源水中如存在少量氨氮,便会使给水处理
中的加氯量大为增加,从而增加水处理的成本。
氨氮、亚硝酸盐氮等化合氮对人和生物有毒
害作用。氨氮
水中氨氮的来源主要有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
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以焦化、合成氨等
为代表的某些工业废水以及农田排水中也含有氨
氮。
氨氮以游离氨(又称非离子氨,NH )和离子
3
+
氨(NH )形式存在于水中,二者的组成比取决
4
于水的pH值,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
高,反之,离子氨的比例高。氨氮对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离氨,其毒
性比铵盐大几十倍,并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氨氮毒
性与池水的pH 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pH
值及水温愈高,毒性愈强,对鱼的危害类似于亚硝酸
盐。
氨氮对水生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
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组织损伤,降
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类对水中氨氮比较敏感,当
氨氮含量高时会导致鱼类死亡。急性氨氮中毒危害
为:水生物表现为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
重者甚至死亡。
当水中氨氮(主要是非离子氨)超过1mg/L时,将
使水生生物血液结合氧的能力降低,超过3mg/L时,许
多鱼类将会死亡。氨氮的测定方法
纳氏试剂比色法(GB 7479-87)、水杨酸分光光度
法(GB 7478-87)、蒸馏-滴定法(GB 7481-87)、气相
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195-2005)和电极法等,测试结
果均以N的mg/L计。
由于水样的颜色、浑浊能影响测试结果,一般要求
在测定之前采用一定的预处理手段(絮凝沉淀、蒸馏
等)。自来水、地下水和较清洁的地表水,可用絮凝沉
淀法去除干扰,污染严重的水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可
用蒸馏法将氨蒸出并吸收于酸溶液中,再进一步测定。纳氏试剂光度法
取适量预处理后水样于
50 mL容量瓶中(NH
)
3
加入1.0 mL酒石酸钾钠
用无氨水稀释至40 mL左右,摇匀
加入1.5 mL纳氏试剂 (K HgI + KOH)
2 4
NH Hg IO(黄棕色)+ KI
2 2
用无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10 min
该法的测定下限为
0.025mg/L,测定上限
在420 nm处测量吸光
为2mg/L,适用于各种
度,标准曲线定量
水样中氨氮的测定。水杨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
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的条件下,氨与次氯
酸反应生成氯胺,氯胺与水杨酸反应生成氨基水
杨酸,氨基水杨酸进一步氧化,缩合为靛酚蓝,
可于波长697 nm处比色测定。
该法最低检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