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移民村庄调查报告(一).docxVIP

中国西北移民村庄调查报告(一).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西北移民村庄调查报告(三)   《老乡》不是文艺作品,而是一部调查报告。它是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新集乡上马洼村顾山村农民生活的原生态纪录,它讲的都是真实的故事,它是一本写在大地上的书。   解决好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需要不间断地进行深入实际的调查。没有深入调查,好事也可能办砸。2006年,苏北某经济薄弱村打算利用省财政“整村推进”资金18万元给45户贫困户建养殖动物的圈舍,原来想建在一个经济相对贫困、养殖基础较好的自然村,但镇里的领导觉得建在另一个通水泥路的自然村更容易观摩。结果呢,圈舍建在了镇领导中意的村,但由于这个村的农户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新建圈舍三分之二以上没有使用。由于摸不准“三农”真实情况,导致宝贵的扶贫资金被随意使用、投向并不贫困人群、挪作他用而没有用到实处等资金漏出问题,这些现象据报道说今天仍有发生。深入调研“三农”问题,需要迈开双脚到老乡田间地头去看,到老乡门口炕头去聊。这方面,一些经常到村庄进行田野调查的“三农”学者堪称榜样。在《老乡》这本书的背后,同样是作者用双脚探寻“三农”问题的坚实足迹。   作者的调查做得扎实。在深圳市委党校安排的一项干部教育实践活动期间,作者与顾山村的一户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顺便说一句,顾山村不是一个村,而只是一个村民小组,因为很早以前住过顾家人,就被大家叫成了顾山村,它正适合作为有限时间内的调查样本。在28天“三同”生活的余暇里,作者带上笔记本、照相机和录音的手机,对当地状况展开了走访调查。当地清真寺的阿訇,顾山村所属的上马洼村党支部书记、顾山村的满拉和这个村民小组的老乡,都成为了作者的访谈对象。从书中可以看到,深圳市委党校安排前去参加“三同”的干部们,不仅帮助当地老乡干农活,还尽力给老乡们解决困难。而且,当地的老乡本来就很友善,乐于接纳这些“三同”干部们。在融洽的关系中,老乡们对作者的走访调查不仅积极配合,还盼望作者能将当地的状况记录下来、传播出去。《老乡》不负老乡,忠实地记录了顾山村的风土人情、生活风貌。书中使用了一些来源于县志、史料的间接资料,而绝大部分内容还是作者通过观察和实地调查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这些经过精心搜集、整理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弥足宝贵,将成为学界研究精准扶贫、民族地区发展等课题的富矿。如今,交通条件比过去好了,但这种扎实的田野调查似乎比以前还少了,但是,“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为了让贫困地区的老乡们过上好日子,还需要一批又一批研究者少一些辗转于会场、沉湎于书斋,从而拿出更多时间走向田野,走到老乡的家门口。   走访察真情,调查出真知。《老乡》不仅记述了顾山村老乡们的生存状态、生活状况和内心想法,也道出了作者对就地脱贫、扶贫移民、乡村城镇化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顾山村仍然是贫困的,这一点从老乡们的饮食、房子、年收入、家庭经济状况、家用电器添置情况以及当地教学条件等等方面都能看得出来。尽管随着人民生活总体水平不断提高,顾山村老乡的日子也不像以前那样困难了,但这里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还是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顾山村的老乡们为了改善生活辛勤劳动,要从养殖、打工、跑出租、经商等方面挣出钱来。村里有些养殖大户的生活颇有起色,一些子女上大学后在外工作的老乡生活越发舒坦,但大部分老乡的生活仍不如意。《老乡》的述说告诉人们,这和政策实施情况有关。   当地推行扶贫移民,这是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采取的一种扶贫方式。在顾山村这个地方,这种方式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奏效。有些人说什么也不想走,如张志选,有些人移民走了又回来了,如张万贵。很多人不想移民,说白了就是因为出去了不如在原先的家里好。比如张万贵,在移民点没有工程活可干之后,他家的生活来源都成了问题。顾山村的老乡们发现,搬到新集乡的移民点后,顾山的地就没法种了,而在移民点养牛又缺少草料,要是自己买草料就没有赚头了。有的老乡白天在顾山种地、养牛,晚上住在移民点,让人的精力两头牵扯。在作者详细的调查记录中,移民政策与当地实际的龃龉不言而喻。   其实,老乡们很清楚怎么才能让日子好起来,但上面给的政策有时候却不对路。《老乡》中讲述的村民被迫枪毙牛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前几年上面出了一项政策,买牛给顾山村的老乡们养,老乡们把牛养大卖掉后还一点政府的投资剩下的钱就归自己。听起来很美的事,却弄糟了。一些牛贩子到甘肃买牛后拉到山东,再冒充山东的牛拉到宁夏来卖,长距离的路上折腾,让牛到了老乡手上就生了重病或者死掉,没死的也只能处理掉。从老乡们惋惜的慨叹中不难看出,即便牛贩子没有从中作梗,这个从山东买牛的办法也是很不可靠。   老乡们脱困最缺、最盼的东西,却一直等不到、盼不来,让老乡们很着急。顾山村的村路很窄,稍微大点的车就进不来,路况也差,大多是土路,下一场大雨就能把顾山通往外界的这条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