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战时期重庆劳军募捐运动主要作用
抗战时期重庆劳军募捐运动主要作用
摘要:抗战时期重庆劳军募捐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鼓舞前方士气、加强抗战宣传,促进后方战时节约、凝聚人心,提升民气等。
关键词:抗战时期;重庆;劳军募捐运动;作用
中图分类号:K26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4-0159-02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战时首都地位的确立,使其在各方面的影响举足轻重,在此开展的活动往往代表着国家的意志,因而这一时期在重庆开展的一些劳军募捐运动,具备了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意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鼓舞前方士气
劳军运动本身而言就是通过慰劳士兵,达到鼓舞前方士气的目的,正是抱着这个目的,劳军募捐运动在抗战期间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陪都民众募捐所得的财物往往通过组织慰劳团、通电拨款慰劳、组织慰劳大会等方式对前方将士进行慰劳,这些慰劳活动使前方将士深切的感受到后方民众对他们的关怀,往往感动于此而更加奋勇的杀敌。如徐健在《慰劳与宣传》中所讲的那样:据一位刚从前线归来的战士言前线将士对于后方慰劳他们的代表团,都非常亲热,非常感奋。他们见慰劳代表会后方的第一个感觉,便是:后方同胞还没有忘记我们,并且还能节衣缩食地购制物品,从远道来慰劳我们,那我们应该更加勇敢地多杀一些敌人表示谢意!第二个感觉是:代表团已将我们远在后方的家族的平安消息带来了;我们在前方作战的音信,也可以由他们带回去。那么,我们更可以放心地冲锋陷阵了。第三,他们的精神,无论在休息或作战的时候,都是万分欣慰的,不管是慰劳的食物衣被和演剧唱歌等事,而最可贵的是男女同胞写给他们的慰劳信。他们一听说慰劳信寄来了,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信发下以后,他们更三五成群,一团和气地分散在田间,在树下,在墙角,在山坡,坐着,立着,凝神静志的,一字一字的阅读。然而一转眼间,他们的神情却起了变化,有的在沉着的讲述;有的在悲壮的歌唱;有的又在摩拳擦掌;有的则在怒发冲冠;而兴奋得流眼泪和拔剑狂舞的,也很不少。诸如此类的喜怒哀乐的表现,都是由慰劳信带来的结果。这种结果总汇起来带到战场里去,会立即变成胜利的战果[1]。
1939年8月,全国慰劳总会前线慰劳代表团南团抵达赣北某军驻地,进行慰劳。代表团谢晋元团长致辞,表示“代表后方机关与全国同胞,誓与前线军民,凝成一片,共同来争取民族最后之胜利”。随后,由该部总司令代表前线将士致答词,表示要以“最大的决心,来报效国家和民族,即以杀敌致果的精神,达到杀敌致胜之目的”[2]。在前方将士写给后方的信中,也饱含着拼尽最后一滴血以实现抗战胜利的决心,“我们绝不辜负你们的希望,我们决对以我们最后一滴血,争取我们最后的胜利。”[3]1940年3月,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为纪念“三八”节,举行扩大慰劳,推定该会委员吴贻芳、赵淑嘉、陈杏蓉等二十余人,携带慰劳金锦旗慰劳丛书分赴各县慰劳新兵。据谈各地新兵精神极佳,并向慰劳代表宣誓:“不杀倭寇,誓不返家,不杀倭寇,不是中国人,我们的报效国家,誓努力杀敌,誓为忠勇的国民。”[4]
二、加强抗战宣传,促进后方战时节约
劳军募捐运动既有征集财物慰劳将士的作用,同时也具有宣传抗战的功用。在运动中,为期运动成果的圆满,必须进行普遍而深入的宣传,使人人醒悟到千百万英勇的将士犹在前线上浴血苦战,后方的同胞,都有参加抗战的神圣义务。为响应春礼劳军运动,《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大公报》、《时事新报》,《新蜀报》、《国民公报》、《扫荡报》等都发表社论加以倡导。在这些文章中,都表达了对抗战将士的无限崇敬,号召大家起来慰劳。《新华日报》发表的《响应春礼劳军运动》中这样讲道:“在三十个月来的民族自卫战争中,我全国数百万英勇的将士,备受了战争的辛劳和痛苦。……他们的鲜血,涤洗了和涤洗着旧中国的污点,他们的头颅建立了新中国的始基,他们是无愧于民族,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全国人民。每一个中国人民,应该以自己的努力,献给自己的一切,来慰劳他们,支持他们,帮助他们,继续坚持团结抗战,打击敌人,驱逐敌人,消灭敌人!”[5]
随着抗战的日益深入,持久抗战带来的巨大消耗,这就要求后方民众形成节约的风尚,才能在艰苦抗战中,发挥我们一切的财力物力,供应战时需要,劳军募捐运动的开展,正是一种促进节约的有效方式。如全国慰劳总会发动春礼劳军运动,其主旨之一就是“希望全国同胞,顾念战时物力财力之艰难,尽量节省一切无谓消费”[6]14。《新蜀报》发表社论《春礼劳军与节约救国》,“春礼劳军的意义,一方在慰问我劳苦功高的前方将士,一方我们也应当在这个时候,检讨一下自己的生活,使我们能够彻底各处奢侈浪费的颓风,建立一种刻苦节约的习尚,……如此才能和浴血杀敌的前方将士,共同担负起抗建大业,争取民族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