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课件).ppt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学生倡言 这些图片让你想到了些什么? 学生倡言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一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凡耕之本,在于趋时,活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汉代农学著作《氾(fán:姓)胜之书》 阅读上段文字,理解其含义? 阅读理解 上述文字反映了农作物从耕种到收获整个过程的规律。总结出农业要及时耕种,改良土壤,重视肥料等。这些反映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 课标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重点 古代中国农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有哪些特点?如何理解? 学生阅读 中 国 农 业 经 济 的 特 点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 为辅的产业结构;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不断完善;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 再次阅读教材,说说为什么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会形成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 一、农业的起源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 原始农业 狩猎 家畜饲养业 主要 方式 伴随 原 始 人 的 生 活 课堂提炼 思考:我国原始农业具有哪些特征? 1、关于原始农业起源的示意图 稳定的生活来源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1、我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形成南北两个不同的农耕系统; 2、在发展的初期就显出地域的差别,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之一。 (南稻北粟)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2、我国原始农业的特征? 3、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 “五谷六畜” “十二生肖” 教材中为何出现“五谷六畜” “十二生肖”这样的材料? 证据支持 黍 稷 粟 麦 豆 麻 稻 猪 马 牛 羊 鸡 狗 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十二生肖中包括了“六畜”,即家畜饲养业中的猪、牛、马、羊、鸡、狗,说明这一时期人类已经驯化了这些动物;还包括鼠、蛇、猴、虎等当时人们捕猎到的动物;另外,还包括人们想像中的动物“龙”——传说中司雨的神物,它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还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十二生肖甲骨文辨读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二、农具的进步——生产力的进步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的重要阶段及各自的特点: 中国 农具 发展 原始农业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 汉唐时期 “刀耕火种”:指原始的耕种方法。先砍伐树木,焚烧树桩与荒草用作肥料,然后就地挖坑种植农作物。 (工具简陋、不便捷、效率低。)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畜力取代人力使用便捷,效率高。 唐代曲辕犁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下: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石犁 石锄 石镰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原始农业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春秋时期的铁锄 战国时期凹形铁锄 战国时期铁锄 战国时期铁犁头、铁镰刀 西汉中期 唐代 耦犁 曲辕犁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曲辕犁使用示意图 灌溉工具的改进 春秋战国之际 桔槔:井上汲水工具 辘轳: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工具 右上:三国马钧翻车 上、右下:唐宋时期筒车 三 、水利设施的发展 都江堰 请你总结从春秋到明清水利设施的兴修情况,说一说水利兴修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再读教材 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西汉:漕渠、白渠 两汉:治理黄河 (王景) 地方特色灌溉工程:坎儿井 (西域) *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