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戒(郑思肖)阅读答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戒(郑思肖)阅读答案

自戒(郑思肖)阅读答案   自 戒   郑思肖   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介绍】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南宋灭亡后,郑思肖不臣服蒙元的统治,自称“孤臣”。每逢岁时伏腊,望南野哭而再拜。因肖是繁体赵字(赵是宋的国姓)的构成部分,所以改名思肖,号忆翁,都包含有怀念赵宋的意思。郑思肖把居室题额为“本穴世家”,如将“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间,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对宋的忠诚。郑思肖原与宋宗室、著名画家赵孟頫交往较多。后赵降元并任官。郑思肖即与之绝交。郑思肖擅画兰,宋亡后,所画兰均无土和根,表示土地已沦丧于异族,无从扎根。当时一些权贵向他所要画兰,皆不与。庸人孺子颇契其意者,则反与之。邑宰求之不得,知其有田,因胁以赋役取。先生怒曰:“头可断,兰不可画!”   【命题评析】   今年的文言文字数为389字,比2011年的516个字还少127个字,大大减少了考生的阅读量,已经够人性化的了;不过如果将文言断句题那167个字的阅读量算进去的话,大致和去年差不多了。文段大意也并不难理解。郑思肖此前一直是以诗人身份出现在各类试卷中,此次湖南卷将其散文翻出来考,命题者似有黔驴技穷之窘,毕竟此文在文学性上、写作技巧上均无多大建树。只是因为网上难找,可以避免被猜到题而已;但如此,则是与湖湘文化厚重的底蕴愈行愈远了,可见命题者舍本逐末了。中国古代散文如汪洋大海,就再找不出几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来?一篇不足400字的文章,要出22分的题目,螺蛳壳里做道场,真难为命题者了啊!去年高考试卷上出现的4分的简答题,今年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对原文内容理解与分析的选择题,难度再次降低。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 分:本分   B.谲佞残妒,塞于胸间 谲:诡诈   C.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 劫:劫持   D.期为君子之归 期:希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劫”有三种解释:①劫持,强夺;《荆轲刺秦王》中有“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②威逼,胁迫;《六国论》中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③佛教用语,天地一成一败叫一劫,成语中有“万劫不复”。此处根据语境用代入法即可推出,这里应该是“威逼,胁迫”之意,也可理解为“强夺”;理解为“劫持”缺少足够的语境。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遗善为闾里传 为焦仲卿母所遣   B.其惧人之拒我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D.终身其行斯言乎 其自视也,亦若此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A项两个“为”均表被动,B项两个“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C项两个“以”均作介词,解释为“用、拿”,D项第一个“其”表祈使语气,可译为“应该”;第二个“其”代词,可译为“它们”。解答本题既需要考生熟知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语言环境帮助理解虚词,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课内牵涉到《孔雀东南飞》《兰亭集序》《苏武传》《逍遥游》,入不熟悉课文内容,恐难理解语境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   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