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地构造学1ssckvkqm
地壳的增生和再造 目前,在大陆的太古代地盾区,如西格陵兰、南非、西澳、北美及波罗的海等地,已发现了大于30亿年的古老地壳。根据U-Pb和Sm-Nd法测得的最古老岩石年龄为38亿年。康普斯顿(Compston.w)应用离子探针测得西澳太古代地块中极少量锆石的年龄为42亿年,但其普通的U-Pb年龄仍不超过36亿年,因此这42亿年最古老的年龄信息究竟代表什么地质意义还不清楚。中国冀东迁西曹庄组的暗色残留体用Sm-Nd法测35亿年的等时年龄,但这些岩石的U-Pb和Rb-Sr年龄主要集中于25亿年。单颗粒锆石年龄也未达到35亿年,所以35亿年的意义也不清楚。 * 地壳的增生和再造 一些太古代深变质岩比最古老的绿岩带年龄还要老,铅同位素的模式年龄表明大约在40亿年前就可能分异出不同U/Pb比的地区。这种分异可能和地壳形成有关,因此,可以推测最古老的原始地壳在38—40亿年前就已出现。 同位素地质年龄大于25亿年的大陆各太古代地质在全球分布很广,中国的东北、华北、华南以及杨子地区都有分布,估计不超过全球大陆面积的5%。但Nd,Sr,Pb同位素的初始值与模式年龄资料表明,许多地方的年青地壳是古老地壳重熔的产物。据估计,相当数量的大陆地壳在太古代时便已形成。 * 大陆地壳岩石的年龄至少在38亿年前,大洋地壳岩石年龄还未发现有超过2亿年的,也就是说,现代的大洋地壳,只有中生代以来的发展历史。那么古生代以前的大洋地壳到那里去了呢?这问题板块构造给出了正确的答复。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大洋地壳一方面通过洋脊不断生长,一方面通过俯冲不断消亡,构成一个地壳和地幔相互作用的循环系统。因此,大于2亿年的大洋地壳,由于大洋板块在俯冲过程中的再熔作用而消失,或返回地幔。只在大陆的某些地区保存了少量的古大洋地壳碎块。如南非Barberton绿岩带双模式绿岩,被认为是35亿年前大洋地壳碎块,地中海塞浦路斯岛上的蛇绿岩带,是中生代大洋地壳的碎块。 * 第四节 软流圈及其下圈层 岩石圈下面是厚约几百公里的软壳,称作“软流圈”,正是由于有软流圈作为强适应性的里层,坚硬的岩石圈板块才可以朝地球内部更深处横向移动,随着岩石圈一起深移的还有它们上面的陆地或海洋。 来自美国罗得岛布朗大学和波斯顿曼彻斯特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精密的地震研究仪器观测发现,其实在地球岩石圈和软流圈之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这两层的温度有如此大区别的原因 * A.软流圈 软流圈(Asthenosphere):也称低速带,位于岩石圈之下。其下界约在地表以下250km深度。实验模似表明,该层不完全为固相,可能是熔融物质和 固体物质的混合带,熔体约占1%-10%。这样大大降低了其强度,故称软流圈。软流圈可以缓慢地流动,软流圈在一系列地质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 软流圈 地球內部的溫度隨深度而增加,平均約為每下降1公里,溫度上升30?C,此溫度的變化情形,稱為地溫梯度。 約在地表下100km處,溫度可達1400?C,再加上此處的壓力較大,因之使得岩石的物理狀態改變,形成厚約100多公里的軟流圈,此層中的岩石具可塑性,且可對流,使得堅硬的岩石圈就像浮冰般在其上漂浮。 軟流圈之所以因起科學家的極大興趣,是由於研究它的地震學方法的發現,以及為大陸漂移現象的瞭解。如果大陸是在漂移,則必須是組成岩石圈的板塊在軟流圈上移動,地殼以下的莫荷不連續面是不可能有這種運動的。 * B.地幔 地幔是地球的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深 2990km )以上的中间部分。其厚度约 2865km ,占地球总体积的 82.3 %,占地球总质量的 67.8 %,是地球的主体部分。从整个地幔可以通过地震波横波的事实看,它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根据地震波的次级不连续面,以 1000km 深处为界,可将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级圈层。 * 上地幔 上地幔的平均密度为 3.5g /cm 3 ,这一密度值与石陨石相当,暗示其可能具有与石陨石类似的物质成分。从火山喷发和构造运动从上地幔上部带出来的深部物质来看,也均为超基性岩。近年来通过高温高压试验来模拟地幔岩石的性质时发现,用橄榄岩 55 %、辉石 35 %、石榴子石 10 %的混合物作为样品(矿物成分相当于超基性岩),在相当于上地幔的温压条件下测定其波速与密度,得到与上地幔基本一致的结果。根据以上理由推测,上地幔由相当于超基性岩的物质组成,其主要的矿物成分可能为橄榄石,有一部分为辉石与石榴子石,这种推测的地幔物质被称为地幔岩。 * 上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圈,约从 70km 延伸到 250km 左右,其特征是出现地震波低速带。物理实验表明,波速降低可能是由于软流圈物质发生部分熔融,使其强度降低而引起的。据地内温度估算,软流圈的温度可达 700 ~ 1300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囊卵巢综合征uouz03re.ppt
- 多功能预制构件综合生产pc工厂生产线设备日常保养vjhaasnr.docx
- 多媒体会议室电教室手册ybnqnwzm.doc
-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方案zmknpv4d.docx
- 多媒体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j_fxz2os.doc
- 多媒体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书jrt4e7us.doc
-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应用型院校年轻教师板书技能现状与思考3o9jvc_5.doc
- 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用户手册wkdfrxei.doc
-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设计方案模板okgqgjei.doc
- 多媒体电教室设计方案yco7qnsb.doc
-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组的继电保护设计课程设计qiqe4yxt.doc
- 大型机电设备计划检修记录表gmqshxie.doc
- 大型机电设备计划检修记录表1lrlr8z2t.doc
- 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客流量人数统计与视频监控综合解决方案7ub0u0_9.docx
- 大型煤矿安全培训中心管理制度汇编fiytm2af.doc
- 大型电商网站服务器架构完全部署方案on1odr7s.docx
- 大型焦化厂备煤分厂工艺规程及操作法m37lhuq5.doc
- 大型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状态评估n6t_cn8c.doc
- 大型石油物探企业国际业务的经营与管理cpi_eu2v.doc
- 大型立式储油罐结构设计 毕业论文kmq2ohu9.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