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为心化──中国石雕艺术和文人画意识之心性初探-on the mind of chinese stone carving art and literati painting consciousness.docx

石为心化──中国石雕艺术和文人画意识之心性初探-on the mind of chinese stone carving art and literati painting consciousness.doc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为心化──中国石雕艺术和文人画意识之心性初探-on the mind of chinese stone carving art and literati painting consciousness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公共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 马运灿 石为心化—中国石雕艺术与文人画意识之“心性”初探 PAGE PAGE 10 来全身心的投入到对极乐妙境的憧憬。到了唐代,代表龙门石窟最高艺术成就的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面容则更加写实和贴近常人形象,集严肃睿智、雄伟端庄与典 雅秀丽于一体,使人感到可亲可敬。据说雕刻家们是根据皇上旨意,将佛面刻成 了“方额广颐”的武则天形象。与人的形象接近说明佛造像的风格从最初国外流 传进来的西方样式逐渐过渡向本土化与世俗化,这也是常人之心渴望靠近佛境的 一种表现,同时也使凡人皆可成佛的愿望在皇权与“神权”的共同配合下得到了 满足。事物总有其两面性,在一尊尊雄伟大气的佛像傍山临河而起,佛造像的艺 术成就也在不断提高之时,雕刻家 们对个人主义的自由创作之心也同 时得到了抑制。在王维进行着他“诗 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创作的 年代里,雕刻家们的头脑中大约只 有佛像,石兽或各类石质建筑装饰 等数种固定的样式,他们为“供养 人”所要求的标准而努力提高着自 己精湛的技巧与工艺,类似于霍去 病墓石雕群的那种有个性、有活力 的自由艺术创作已然不复再见。 3. 中华石狮艺术之“心性” 在古代中国,统治阶级崇尚厚 葬,惯于墓前神道上设置护墓石兽, 以达到驱除邪恶保卫墓地,壮其威 势之目的,因此留下了数量繁多的 各种石兽,为我国传统石刻艺术增 添了一页神秘及精彩的内容。通过 这些穿越千年历史遗留下来的石 兽,我们得以体会古人的艺术想象 能力和时代精神气质。 汉之前的各类石兽中,虎的形 象居多。《风俗通义》说:“方向氏葬 日,入坟驱罔象,罔象好食死人肝…… 罔象畏虎,故于墓前立虎也。”4由于老 虎体量庞大,性情凶猛,长期被称 为百兽之王,人们对其加以神化和 想象,使用夸张和抽象方法使其造 型变得怪异,从而达到震慑一切的 目的。然而,随着真狮在中国的出 现,兽中之王的桂冠落到了狮子的 头上,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 “东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 4李芝岗 《中华石狮雕刻艺术》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1 第 11 页 月氏国遗使献扶拔师(狮子)”,“章和二年,冬十月乙亥,安息国遗使献师(狮子)扶拔。” 5一般认为这是真狮输入中国的最早年代。这种凶猛的异方巨兽是作为贡品来到 我国的,当时只有在皇帝的“上林苑”中才能见到,处于社会底层的石匠们只能 在“听”的基础上加以主观想象,并参考虎猫等动物形象来艺术加工出心目中的 “神兽”。狮子被想象为如天马、天鹿一样肩生双翼、身披云纹等神瑞装饰,并 附以神话色彩,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所共同推崇的神兽。神化狮子并将其凝 固于石头中,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由心而发,当时石匠们经过理想化的艺术处理 在石头上传出的是比真狮更为雄强有力的一种形象,除了造型能力与浪漫的想象 力之外,还有时代的精神气质与强劲的人性活力注入其中。东汉的狮子大都昂首 挺胸阔步行走,张口似吞山河之气,同时又有稳健有力,深厚朴素、磅礴大气的 天然神韵自然流露,使人感受到民族的振奋与强盛的精神。 在石兽与人之“心性”的交融中,我们看到汉代雕刻艺术家们那夸张的力量 和激昂的斗志,在与坚硬的石头的撞击中,清醒的保持着胸中涌动之气。正在健 步如飞的悍烈巨兽威风凛凛的躯体在一瞬间凝固,跃动的筋骨与肌肉似乎还在内 部收缩,呼吼的嘴巴与暴烈的眼光突然静止,富有张力与弹性的“S”形曲线一 气呵成的绷满全身。“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唐代,郭震,《古剑 篇》(一作宝剑篇))这是想象力、激情、气魄共同作用于一颗爆发的心中生成的强 音,从古至今,历尽沧桑巨变而不改其质。 石狮艺术在东汉经历了精彩的第一页后,在南北朝时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 就,到唐代达到了完全成熟的高度,唐顺陵走狮是其中的典范代表。顺陵是武则 天之母杨氏的陵墓,一对走狮立于正门两侧,其雄狮高 3.05 米,长 3.45 米, 用整块巨石雕凿而成。与汉代石狮相比,该狮显得更加从容含蓄和雄壮威武,阔 步缓行之中隐含着从容自信,弓眉怒目的神情中极具百兽慑服的凶悍风度。突目 隆鼻,唇张齿露,似有震山撼岳的狮吼正在传出。将沧桑的巨石化为一尊雄健威 严的东方雄狮,昭然若见唐人之“心性”。唐狮普遍躯体高大,形廓饱满,突出 强壮豪迈之气。概因唐代石匠多见真狮的缘故,雕刻手法更加写实,准确生动的 洗练结构,恰到好处艺术夸张,体现了繁荣昌盛、国富民强的盛世风范,传递出 中华民族巍巍大者之精神气质。 4. 栓马桩石刻之“心性” 栓马桩扎根于民间,主要在陕西的渭河两岸,现存多为明清所做(1368-1911)。 但其历史却可追溯久远,唐宋元均有立桩栓马之图存世。栓马桩主要用来栓大家 畜,马为”六畜之首”,贵于其它牲畜,故称栓马桩。它不仅起到装饰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