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理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案:《理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案:《理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 朗读诗歌,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正确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饥寒ji 离乱 luan 缀连远行xing 倔强洗濯:玷污 扒窃 paqie 诅咒浓阴 yin 海天相吻 wen 浪子回头 lang 碌lulu碌终生 绝处逢生 feng 可望不可即 ji寂寥   解释词语   饥寒:饥饿寒冷   离乱:战争、叛乱、自然灾害等造成的亲人分离、社会混乱的现象。 ……   缀连:联结。   倔强:刚强不屈。   洗濯:洗。   玷污:弄脏,比喻辱没。   扒窃 :从别人身上偷窃。   诅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浓阴 :茂密的树阴 浓郁阴密。   海天相吻:天空与海面互相连接合为一体。   浪子回头 :二流子。不务正业的人改邪归正。【   碌碌终生:形容人事务繁杂,辛辛苦苦度过了一辈子。   绝处逢生:绝处:死路。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2、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读出作者的感情。   3、 了解作者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了解课文中抒发的真挚感情和深刻含义。   ②学习诗中用形象来概括历史事实和现实生活。   ③学习本诗借助比喻手法,阐述理想,赞美理想。   ④培养朗读兴趣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②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揣摩感情基调。   ③通过启示、点拨和讨论等方式,分析诗歌抒发的真挚感情和深刻含义,把握作者高超的语言能力和修辞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进取精神。   二。学习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与本课有关的常识。如作者流沙河的人生经历、诗歌的朗读技巧等。   2.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熟悉诗歌的内容,了解诗歌抒发的真情和深意。   3.通过评论、讨论交流等方式,加深对人生理想的认识。   4.通过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能力。   三。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抒发的真挚感情和深刻含义。   2.本文是如何借助比喻手法,阐述理想、赞美理想的?   3.本文是如何用形象来概括历史事实和现实生活的?   4.培养朗读兴趣与能力。   四。教具: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第一课我们学习了《在山的那一边》这首诗,诗中说“在山的那一边,是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就是理想。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理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理想。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百折不回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读课文,把握语气、节奏。   注意:第⑴—⑹节,注意读出明朗坚定的语气,要有夺人的气势,给人以情绪上的感染力。第⑺—⑻节,要读出悲壮、沉思的语气。第⑼—⑾节,要读出劝告、警醒的语气;最后一节要读出欢快、奋发的语气。   2、学生朗读课文 ,把握诗意。   著名诗人流沙河的《理想》,是一首哲理诗,也是一首赞美诗,主要借助比喻手法阐述理想、赞美理想。诗歌共12节,第1—6节从正面歌颂理想,第7—8节写理想的复杂性,第9—11节写要坚持理想,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理想,最后一节以“理想开花”、“抽芽”、“春色正好”、“太阳正晴”等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了重新获得理想之后的欢快心情以及要为理想而奋斗的昂扬意志。整首诗回环起伏,具有动人的旋律。   三、研讨诗歌主旨   投影讨论题,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订正。   ①第1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   不必孤立地体会每个比喻的喻意,从石到火,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可见,这一节的意思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②第2节诗是说,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理想。理想有年代性,对吗?除此之外,还包含什么意思?   理想有时代性,有层次性。社会不断进步,理想也不断提高。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理想也是逐步提高的。一种需要满足了,就会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节的标点值得注意,第一行,第三行,句末用分号,句号只有两个,两个句子是从两个角度来说的,饥寒、温饱、文明,是从生活状况来说的,离乱、安定,是从社会秩序来说的。   ③第3节的意思怎样理解?跟第2节有什么联系?   第2节讲,人类的理想步步提高,从温饱到文明,从安定到繁荣,具有历史性;第3节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理想,把理想比作珍珠,人类理想有如珍珠链。为什么它又是历史的脊梁骨呢?因为正是一代一

文档评论(0)

181****2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