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黑大学生乱象调查:苦读四年却无学籍(图)
湖北黑大学生乱象调查:苦读四年却无学籍(图)
整个夏天,20岁的张新捷,湖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大一学生,都在梦想着一种可能:比方说,学校突然给他注册了学籍,他成了真正的大学生。
而张的梦想,在他的上百名同学之间,已经付诸为行动。在湖北大学——他们曾视为母校的地方,当“没有学籍”的的消息传开后,愤怒而激动的学生们冲撞出来,扯碎了棉被,砸毁了宿舍门窗、桌椅——混合着对学校种种不满的情绪一一并爆发——最初只是在校园,之后上百名学生聚集在省教育厅门口静坐示威。
如今,这批学生又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黑大学生”。6月,湖北省政府一次内部会议上,副省长郭生练透露,该省目前有6万余名黑大学生。
“所谓黑大学生,即当年未通过网上录取而进入高校的学生,包括所谓预科生,也有很多批次线下,以专本连读、国际际生等名义进校的学生。”
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没有学籍,即便他们完成四年的学业,也拿不到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而出现“黑大学生”的原因包包括“校方为扩大利润,有意纵容中间商招生,甚至出现部分高校与中介商相勾结骗取考生钱财事例。”一位高校负责人人表示,主管部门出于追求政绩的考虑,放松管理也是原因之一,同时不排除官商相通,共同谋利的因素。
如今伴随着这批学生逐步毕业,学校拿不出毕业证或发假毕业证,网上无法核查,隐藏多年的痼疾浮出水面。
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创办“国际教育学院”或“国际班”是投资少见效快回报最高的项目。某些国际班已经蜕变成“三本分数拿一本毕业证书”的捷径。
日益膨胀扩张的高校与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低下形成鲜明对比。越来越多的高考落榜生选择读中职。分不够,先以“预科生”方式进校,再想法取得学籍、文凭。大量的预科生被高职院校迅速囤积。
引发独立学院违规招生的一个大背景是,办学经费多数靠银行借贷。为了尽快还贷盈利,独立学院往往迫切希望能够立即招生、多招生,即使学校仍然是一个工地,即使招来的学生没有学籍。
至少有50所高校集中在武汉本埠。如此密集型的分布,高校之间维持运转的生存空间也日趋严峻。一般而言,国际班作为高校盈利的附属品,其具体事务往往交由某教育集团运作,乱象由此而生。
现在看来,发生在7月的湖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生上访事件,仅仅只是一次小小的冲突,但却诠释了郭生练以及湖北省教育专家的担忧。
从省教育厅门口静坐回来后,张新捷觉得事情越来越严重,他开始惴惴不安,这未知的一切。
事实上他并非孤独。至少,在为学籍而抗争的剧情中,扮演角色的并非只有湖北大学。湖北省有85所大学,作为全国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城市,至少有50所高校集中在武汉本埠。如此密集型的分布,高校之间维持运转的生存空间也日趋严峻。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创办“国际教育学院”或“国际班”则是投资少见效快回报最高的项目。
所谓国际班,是学生先在国内就读国际大学预科课程,然后再通过这些课程进入海外的大学,只是办学的地点从海外搬到了国内。一般而言,国际班作为高校盈利的附属品,其具体事务往往交由某教育集团运作,乱象由此而生。记者调查得知,某些国际班已经蜕变成“三本分数拿一本毕业证书”的捷径。
湖北工业大学的刘老师透露说,“学生最冤,说是国际班,实则国内班。有几个能通过雅思、托福考试?没通过考试的,拿不到外国文凭,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每年上万元的学费不说,还白白耗费了4年的青春。”
张新捷是宁波人,2005年高考考了420分,这在浙江省是差强人意的,刚刚够三本分数线。“我也想过复读,但那日子太难熬了,”张新捷说。
这时,一个自称是湖北大学教授李圭雄的人宣称,只要交纳3万元介绍费,就可以念湖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专业任由挑选,如果没有出国,毕业可获得湖北大学文凭。
张新捷并没想过要出国,但“三本分数线拿一本证书”对他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他交纳3万元介绍费后,在当年湖北大学录取名单上果然有他的名字,只不过显示的高考分数由420分,提高到了500多分。在他交完一年半28000元学费后,学校表示,要参加“升中专”考试。“要想取得学籍必须通过中专和高职两道考试”,班主任说。
按照国家政策和常规,类似国际班这样的学生是不可能取得国家统招学生的学籍的。要想取得国家统招学生的学籍,必须通过高考和统一录取,经省一级教育主管部门确认,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才能建立档案。
6月20日,刚刚风闻“黑户口”的张新捷忽略了这则信息:在武汉市武昌区法院,当日开庭审理了一起14名原告集体诉讼的高考招生的纠纷案,而案件的第一被告是颇有声望的武汉大学。
2005年,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国际教学班开学不到一个月后,41名学生发现,自己的学生证、学籍一直没有落实,交纳的巨额学费也没有任何国家的正式发票。国际班一年的学费为人民币万元。其中中介费从2万到14万元不等,而这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