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十八章 众星熠熠——未来
第三十八章 众星熠熠——未来
银河系中心人马座方向的稠密星云。黑暗部分是尘埃云,复杂的有机分子正在那儿形成。在这些星星中,有些在死亡。无数有生命居住的行星很可能正在环绕着这张照片上的恒星在运行。
前一章的故事是一种科学传说。它或多或少是许多现代科学家基于现有证据所深信不疑的。这是人类发祥的概貌,是一个经历了亿万年时间、由引力和核物理、有机化学和自然选择推动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构成我们的物质是怎样在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点产生的,是怎样在五十亿年前或更久远的年代里产生于一颗濒死恒星的内部的。
我感到,这项传说中有三个方面特别有趣。
第一,宇宙是这样组成的,它能允许生命的起源和复杂生物的发展。很容易想象,有些物理定律可能会不容许产生适当的核反应,某些化学定律可能会不容许分子产生适宜于装配的结构。但是我们却并未生活在那样的宇宙中,我们生活在一个显然适合于生命生存的宇宙中。
第二,在这个传说中,没有任何一个步骤是独一无二、只适用于我们太阳系成我们的行星的。我们银河系中有 2600 亿个太阳,而天空中有数十亿个其他的星系。也许这些恒星的半数带有行星,而这些行星又处于从生物学角度说来离它们太阳适中的位置上。生命起源的初始化学成分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分子。类似地球上产生人类的过程想必在银河系的历史上发生过亿万次。因此,必然有其它的星星氏族。当然,演化过程的细节将不会是相同的。即使地球上的演化过程重演一遍,只有那些随机力量发生作用,也决不会产生出象人类那样的生物来。因为人类是某个异常复杂的演化过程的最终产品。在这个演化过程中充满着错误的开端和走不通的绝路,以及随机偶然事件。但是我们也可以预期,如果没有人类的话,也会出现功能上与我们类似的生物。由于存在着比太阳古老得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恒星,我认为,银河系中一定有许多地方存在着在科技、政治、伦理、诗词和音乐方面比我们先进得多的生物。
第三点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即星星与生命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的行星是用恒星材料的残渣构成的。生命起源所必需的原子则是在红巨星内部配制出来的。我们身边的太阳辐射所产生的紫外光和雷电,迫使这些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的有机分子。当食物供应短缺时,绿色植物发展了光合作用,这也是靠阳光来推动的。一旦阳光熄灭,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当然也包括我们每个人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但这绝不是传说的结束。我们的太阳目前正值精力旺盛的中年阶段。它也许还能活上五十亿或一百亿年。
那么,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又怎样呢?就我们所知,它们也会有前途的。即使不是这样的话,在我们银河系中还有亿万颗别的恒星,以及很可能亿万颗有生物居住的行星呢!今后星星与生命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是什么呢?
星星的死亡正把天文学家引向不可逆料、接近超真实的空中奇景。其中之一就是超新星爆发,它是比我们太阳略重的恒星在作垂死挣扎。在短短的几个星期到几个月的时间里,这种爆发的恒星能够比它所在星系的其余部分更为明亮。在超新星中,铁变成了象黄金和铀那样的元素。超新星是我们长久探求过的点金石,它能把贱金属转换成了贵金属。
那颗恒星经过爆发失去大部分恒星材料后,平静下来成为一颗白矮星,安度晚年。火焰熄灭了,某些爆炸失去的星体材料则注定要形成后代的恒星、行星和生命。白矮星是由物理学家称之为简并态的物质组成的。电子从原子核上剥离了下来,原子核失去了负电保护壳层后,能更紧密地挤在一起运动,结果产生了一种超密态。典型简并物质的重量大约是每个顶针大小的一块就重达一吨。有些白矮星是巨大的恒星晶体,能够承受外层重量。这种想法是正常的。有些白矮星主要是碳,我们可以说它是颗金刚石制的星星。
但是对于更重的恒星来说,白矮星并非最终阶段。简并物质支撑不住更重恒星的重量。恒星于居又一次地收缩。物质越压越实,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密度,直到进入某种物理新领域,出现某种新的力量来制止恒星的坍塌。现在只剩下一种这样的已知力量了,即把原子核束缚在一起的核力。这种核力使原子稳定,因此也使化学和生物学上的一切现象成为可能。它还与恒星内部的热核反应有关,使恒星发光,并因此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推动了行星生物学。
我们想象一下一颗多少与太阳相似,但略重一些的恒星。它正处于把简单原子转化为复杂原子的末期。它产生了它所能产生的最后一系列复杂核反应,然后坍塌了。随着它体积的缩小,它越转越快,就象一个用脚尖旋转的滑冰者收拢她的双臂那样。只有当它内部的密度类似于原子核内部物质的密度时,坍塌才会停止。要计算出坍塌到什么阶段才会终止那是易如反掌的。坍塌过程将在恒星大约只有一英里直径,每秒自转 10 周时停下来。
这种物体是一个快速旋转的中子星。实质上,这是个直径一英里的巨大原子核。中子星物质极密,肉眼几乎看不见的一丁点儿就有 100 万吨重。地球根本支持不了它。如果能把一小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