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世纪的质疑
跨世纪的质疑
张远山
1、跨世纪的质疑
由于吃不到诺贝尔文学奖那颗葡萄,中国人已经说过太多不酸不咸并大失风度的怪话,并且每年还要颇为阿Q地重嚼一遍鲁迅拒绝提名的佳话,不久前甚至挖掘出真假难辩的关于老舍与之失之交臂的轶话。可是到目前为止,除了以“谢绝来自官方的一切荣誉”为由拒领诺贝尔奖的法国人保罗。萨特,全世界大概还没有第二个作家有资格看不起诺贝尔奖──在我还没有资格拒绝它之前,我就不敢看不起。
不少人探究“中国作家为何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这一重大课题,指出诺贝尔文学奖诸评委有眼无珠者有之,比如连托尔斯泰也没评上;指出评委虽有眼有珠但其眼珠专用于敌视中国因而殃及中国作家者有之,正面例子虽然举不出,只好用似是而非的反问句:难道中国不是一个文学大国吗?心理很不平衡的诠释者们可谓煞费苦心,然而立论过于主观偏颇,论证明显底气不足。依我看,“中国作家为何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这一课题,很可能是一个类似于“火星人为何不洗澡”那样的伪命题。按照上述诠释者的思路,他们一定会热衷于假设火星上可能没有水,火星人大概以清洁为耻等等,他们决不会问一问:“火星上究竟有没有人?”──所以也没有人问,当代中国究竟有没有作家?──先别急着问有没有大作家。
据某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说,当代中国有两种作家,上班的和不上班的。这真是新鲜别致的作家分类法。以我浅陋的文学史常识,还从来没有人用上班与否对作家下过定义。作家作家,当然只有在家才能写作。作家而上班,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工人只有在上班时才工作,作家在上班时则无法写作。工人而上班,名实相符;作家而上班,名实相悖。因此一个上班的作家,顶多是个“业余作家”。虽然不必强调业余一定差劲,但我们有理由感到困惑:既然不差劲,何必分散精力做那份职业,而不全力在家写作?答曰:因为稿费太低。
优秀作家而上班,固然不可理解,但是“不上班的作家”其实更加奇怪。没有人会夸奖海明威是不上班的作家,海明威自己更不会这样自我炫耀,尽管他确实不上班。正如没有人会夸奖某个男人从来不涂口红,最爱吹牛的男人也不会这样自吹自擂。然而海明威不炫耀自己不上班,是因为他不上班没人发工资给他,他的唯一收入是稿费。中国的不上班的作家炫耀自己不上班,是因为他虽不上班照样有人发工资给他──他不必靠稿费生活。所以夸耀“不上班”并非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不上班的那部分特殊的中国作家,并非无业游民,他们是领工资的“特殊作家”。据我的文学史常识,古今中外的作家无论多么伟大,没有人不上班还能领到工资,否则曹雪芹就不会喝十年稀粥。
问题已经相当明朗化。目前中国所有的“大作家”,都不是靠稿费生活的。上班的作家主要靠他那份职业的工资,不上班的作家主要靠他那份无须上班就能领到的工资。因此,中国无须有合理的稿费制度,因为没有人把稿费当正经工作的正经收入,发表作品的经济效益不在于稿费,而在于评职称、加工资、分住房、参加笔会、公费出国……等等,微薄的稿费,只是象征性的外快,即所谓“弄点烟钱”。这说明中国的“大作家”们日子好过得很,好过到根本不在乎低稿费,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吃饭问题。也许只有当他们都像曹雪芹一样没有饭吃只有粥喝的时候,才可能拿出能够与《红楼梦》抗衡的作品。
关于低稿费制,聪明的诠释者说,即便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除了极少数大作家或个别幸运的畅销书作家,大多数作家都无法靠稿费维持生活,他们在写作之外都有第二职业云云。这句话等于是说,并非所有从事体育训练的人都能当上职业运动员,他们中的大多数最终只能靠别的工作维持生活。这是任何有中等智力的体育外行都知道的常识。那些没有足够的才能靠写作维持正常生活的“作家”,在任何国家都无法仅仅靠稿费维持生活,这算不上什么“特殊国情”。然而在不少国家可以靠稿费维持生活的优秀作家,在中国将没饭吃,这才是特殊国情。
低稿费制的优点当然是尽人皆知的:有利于作家体验生活,尤其是体验贫困的生活,这样便于了解民生疾苦,可以多写一些类似于《送穷文》那样的传世杰作;低稿费制使中国的著名作家不会成为绑架的对象;低稿费制促使中国作家一旦成名立刻开始粗制滥造;低稿费制促使中国作家把短篇写成中篇,把中篇写成长篇,把一部长篇写成三部曲或超长篇;低稿费制促使中国作家把同一些作品打乱顺序编出不同的集子;低稿费制促使不少作家下海经商,以便提高工商界的文化素质;低稿费制有利于更多不适合写作的人热心于业余写作,使文学事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等等等等。说起来也许没人相信,优点极多的低稿费制只有唯一的一项不足:它导致一个专事思考、专事批评的思想者阶层的产生和存在,成为彻底的不可能。
我最乐观地估计,目前中国完全靠稿费维生的自由作家不超过一百个。据此可以断言,当代中国决非文学大国,即便过去曾经是。这令人很自然地联想起,当中国的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