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鉴赏题的特点及备考对策
古诗鉴赏题的特点及备考对策
焦文林
高考考查古诗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因此,高考古诗鉴赏题一直比较注重对考生古代文化积淀的考查。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做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思路点拨“月”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只是一种自然景物,也是一种情感,一种思想的载体,是思乡怀远的传统意象。有这种文化修养的考生可以联想到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联想到月下思乡的情景,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也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答案
作者所写不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种以幻作真的艺术手法,真切地反映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
备考对策考生要把握古典诗歌的传统主题,深入领会古诗中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情结,了解古代诗歌的常用意象,如象征哀怨、思归的杜鹃,象征思乡、怀亲的大雁,象征离别的杨柳,象征高洁的菊花……
唐宋诗词代表了我国古代诗词的最高成就,要考古典诗歌,当然首推唐诗宋词。从2002、2003年全国及各地高考古诗鉴赏题选材情况来看,这一趋向十分明显。
备考对策考生应选取一定数量的唐宋诗词名篇认真阅读,拉近与唐宋诗词的距离,逐步走进唐宋诗词,了解其艺术特征和文化传统。考前,要以唐宋诗词为素材,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点包括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四个方面。但高考试题的设计不可能面面俱到。近几年的高考古诗鉴赏题都不是对全诗的宏观测试,而是注重“以点带面”。这个“点”,往往是“诗眼”或诗中的关键语句,它在诗词中最能开掘主旨,表现力最强,是使诗词全篇生辉、通体发亮的聚集点,自然也就成了高考测试的热点。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摸鱼儿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首词的主题表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
思路点拨一个“愁”字关联全篇,在“愁”字上设题,体现了“以点带面”的命题思路。考生要弄清“愁”的内涵,就必须对作者其人和这首词的内容有所了解。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六年暮春。辛弃疾自绍兴三十二年南归以来,抗击金军、恢复中原的主张,始终没有被南宋朝廷采纳。朝廷只让他作闲职官员,使他不能施展才能和抱负。当时,又调他到离抗金前线更远的湖南去,他更感到失望,于是便用这首词抒发内心的郁闷和感慨。上片写景,实际是用暮春风雨、落红飞絮来象征南宋国运的风雨飘摇;下片写美人迟暮,用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比拟自己的失意。因此,辛弃疾的“愁”不是指个人的愁思、哀愁,而是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参考答案
“愁”指抗金主张不被采纳,报国无门的愁绪。国家民族正处于危难关头,报国思用却被小人妒忌,壮志未酬却被投闲置散,因此最苦。
备考对策考生要扩大阅读量,积累更多的背景资料和阅读经验,养成联系全诗主题,理解分析重点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力避以偏概全。
对诗歌进行评点是我国文学批评的优良传统,这些“点评”是前代学者对古诗品味思考的结晶,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是我们走向古诗殿堂的阶梯,是打开古诗艺术宝库的钥匙。因此,高考命题往往以前人“点评”为媒介,对考生进行考查。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蟋蟀。
有人评论岳飞的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谈谈你的理解。
思路点拨缪铖在《灵谿词》中评论岳飞的词说:“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他用“一种壮怀能蕴藉”来评论《小重山》的艺术风格,可谓切中肯綮。命题者的意图是以此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这首词艺术表现的认识,也可以理解为要求考生结合这首词的具体内容来认识缪铖评论的正确性。我们熟知的《满江红》,以壮怀激烈而著称,这首词则是用一种含蓄蕴藉的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怀,即所谓“一种壮怀能蕴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法国规范NFP94-051-阿太堡极限的测定要点解析.pdf VIP
- 2025年陕西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地理试卷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山西省2025年中考考试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ERP实施顾问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docx VIP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答案).docx VIP
- 5.厨房学艺 安全第一 课件 湘教版生命与安全六年级上册.pptx
- 飞机手册及维修文件.pdf VIP
- 飞机驾驶技术手册.docx VIP
- DB23T 2069-2019 精细球形石墨加工技术规程.pdf VIP
- DB23 2618-2020 黑龙江省既有居住建筑加装电梯工程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