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每日一读:《翠满九寨沟》
初中语文每日一读:《翠满九寨沟》
翠满九寨沟
周沙尘
九寨沟是国家已定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四川省北部南坪县境内。整个风景区镶嵌在松潘、南坪、平武三县接壤的群山之中,面积约6万公顷。它是以众多的高原湖泊、瀑布和植物景观、熊猫等稀有动物为主的自然景观著称的。人们对它赞不绝口:香港报刊说它是一座“童话世界”,四川的报刊说它是“神话世界”,俨然像蜀中其他山水一样,深深吸引着游人。
去九寨沟的旅途是很难的,道路坎坷,车行峡谷绝壁之上,偶尔遇上泥石流,有可能头颅还得换几块小飞石。这些险情没有动摇了我去观赏九寨沟绚丽和谐的自然景观的愿望。
五月间,我和摄影记者张岚兴冲冲地到九寨沟去。九日离京,ll日晨六时多车抵四川广元县境的昭化,出站约15分钟即换乘长途汽车,沿白水江上行,途经甘肃的文县境内,走了十三个多小时始达南坪。
是夜,县里的同志介绍:九寨沟是因过去沟里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的。它是由“树正群海沟”、“日则沟”、“则查洼沟”三条主沟组成。海拔平均2500米左右。《南坪县志·翠海》一节中对九寨沟的风光有过粗略的记载:“羊峒番内,海峡长数里,水光浮翠,倒映林岚。”九寨沟的风光之美,客观的存在百倍于这样的描绘。主人这番介绍,启发了我,九寨沟的风光结构,是以水为主体的,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有数十里之长“水光浮翠”的风光,肯定无疑有别于其他山水的特色了。
是夜,我暗暗自喜,睡得又香又甜。
十三日,我们乘一辆面包旅游车进沟。这一趟车是前天才开班的。过去乘南松公路长途汽车只能到沟口,进沟要步行。从南坪县城到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所为公里,从沟口算起为13·2公里,这也就是“树正群海沟”的长度。
车抵沟口,游人都要下车买一张票价一角的入沟券。沟口左侧有座万仞“魔鬼岩”。传说,它是一面照妖镜,任何妖魔鬼怪过沟入境,都隐匿不了,经它一照,立刻原形毕露。游伴中有人戏言:何不易名为“九寨沟守护神”,大家一阵欢笑,无一有异议者。
车进沟口,车速慢了。我们的眼帘立刻映现一面又一面晶莹的明镜。这就是当地藏民称之谓“海子”的,通常都叫“高山湖泊”。关于这些湖泊的起源,有个有趣的传说,说道是有个男神仙和女神仙相好,男神仙用风云磨了一面镜子,送给女神仙梳妆打扮时使用,可惜,女神仙在接受这份心爱的礼物时,不慎摔在地上,碎成了一百零八块。后来,一块块碎镜全都变成了“翠海”。翠海一个接着一个从我们的车旁闪过。我仰望蓝天,片片行云慢悠悠地流荡;侧视夹岸,全是满坡滴翠的重重叠叠的群山,它们一起倒映在碧澄的“海子”里,交融呈现出乳白、深蓝、浅蓝、浓绿、嫩黄……层次分明的色彩;远眺是终年都不融化的雪山;近处已听得见汩汩的水声,像初夏的风若有若无,我仿佛感到清风也好像和我们一同进了沟似的。天呵,碧蓝,水呵,绿幽,我们随着车轮的滚动,好似在登上一座彩楼,怎能不赞誉这里是最美丽、最奇特的风光呢。我们正迷醉眼下这瑰丽的风光”宝石”,同车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的干部自豪地说:“同志们,看!这个就叫盆景滩!”我立刻从座位上起来,从车窗口探出头去,只见在两个海子之间横亘着两条乳黄色的天然堤埂。堤埂中间呈现一个约莫300米方圆的天然“陶盆”,中间耸立着一株株、一丛丛高原特有的各种树木,约100多株,奇特的是盆中间的那株,比其它的高出工米多。格外挺拔,宛若鹤立鸡群。这些扎根于水底,常年经受流水冲击的树木,形成了这种特殊的植物群落,是外间少见的。碧水慢悠悠地从盆景中间穿过,漫过梯形堤埂,跌落层层瀑布,宛如飞花碎玉。我观赏过无数的瀑布,感到瀑布最堪玩味,坐下来正要细细思索,车子突然转过一个山凹,又一处瀑布映入眼帘。瀑宽约30米,确切地说,它是由十几条、几十条水练交织在一起的,富有生气,富有节奏,波澜中也不像黄果树瀑布那般若狮吼雷鸣。侧耳细听,又有音乐感,很是悦耳。及近右岸,飘瀑溅珠,雪白眩目。仔细一看它的妙处,确也与众不同。流水从一片红柳中漫溢,并非从悬崖上飞流直下。瀑布背后的陡岸上丛生着苍翠的松柏、冷杉和赤桦等,树都不高,显得平整,像一个很好的画面。造物者把这处瀑布绘在画面的右下角,两者比例适中,浑然一体,形成了这幅自然风景画。人在画外,看瀑溅,听瀑声,赏美景,是仙是凡,确只有各自去玩味的了。我是叹为观止的,不忍离去。不知司机是何用心,他加大油门,疾驶前进,把这条沟里还有三分之二的景观,无情地抛在后面。有人埋怨,也有人解释:“他还要回车!”
第二天清晨,我好像丢失了什么似的,再回树正群海沟去。我从招待所出发,顺沟南下,直到树正瀑布才往回走,一路细细观赏,凝神注视“海”底便瞧见了各色各样的沉积物、山林美色和岸边的粉红色的养花倒映重合在一起。风平浪静时,它像一幅油画;微风吹动,层层彩影又在轻轻晃动,水上水下,静动形色交错,画面干变万化,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油然而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