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贫富悬殊问题的回顾与未来黄洪博士-教城网志EdBlog
PAGE
PAGE 2
【附錄一】
【附錄一】
「專題探究計劃書」表格
(請於2008年4月10日下午11:00前在貴隊伍的網誌呈交貴隊伍的專題探究計劃書。範例已載於「專題探究獎勵計劃」網誌 HYPERLINK /ies /ies)
學校名稱: 聖公會鄧肇堅中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導教師:陳小穎老師、李春花老師_____ 聯絡電話:(李春花老師)
學生姓名
班級
學生姓名
班級
學生姓名
班級
1.林俊宇
3E
3.梁杰華
3E
5.黃矢程
3E
2.邱宇東
3E
4.何凱盈
3E
題目:
從界限街探討香港的貧富懸殊
上述題目與哪個探究範圍有關?(可選擇多項)
?√ 今日香港
? 全球化
? 傳媒
?√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 現代中國
?√教育
?√宗教
? 能源科技與環境
?√公共衛生
? 藝術
? 體育運動
? 資訊及通訊科技
背景資料、相關概念和知識:
背景資料:
界限街原是清朝與英國租佔香港的分界線。以南是屬於英國的佔領區;以北則是中國的領土。但時至今日,界限街已不再是政治的分界線。反之,街道東西兩面的生活環境有著頗大的差異。街道東面是九龍城豪宅區,居住者大多是中產階層及專業人士,該處亦是不少名校的集中地;西面就是深水埗及大角咀,居住者以中下階層、新移民及長者為主。界限街反映了香港貧富的差異,活像香港社會的縮影。
表面上,香港是一個富裕的都市;但事實上,有很多低下階層是生活在貧窮線下。自九十年代起,已有各項研究指出香港貧富懸殊情況日趨嚴重。由1971年基尼系數的的0.43遞增至去年的0.533 (資料一及二)。由此可見,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絕不能忽視。
我校本年度的德育主題是建立和諧關係。貧富懸殊,正是會影響社會各階層的和諧關係。故此,我們希望藉著分析這個社會縮影──界限街,探討香港的貧富差異及青少年的社會責任,並發掘一些建議,協助促進社會和諧關係。
界限街東西兩區的照片:
相關概念︰自我反省、平等、社會和諧、公民醒覺、責任感、關懷、尊重不同生活方式、積極參與、守望相助、
探究目的:
從不同角度了解香港的貧富差異及青少年的社會責任
焦點問題:
(一)分析界限街東與西生活環境的差異
(二)探究香港整體貧富差異情況
(三)探討青少年的社會責任
假設(如有):
(不適用)
暫定探究進程和初步定出之探究計劃
(應包括或已曾考慮到可能的須探究角度和研究對象;並須列出初步擬訂的資料搜集和分析方法、計劃進程和預期面對的困難和限制)
計劃進程:
25/3 議題,界定探究問題及探究方向
27/3 開始搜集背景資料
29/3 參與多媒體制作工作坊
1/4 開始撰寫網誌
4/4 第一次實地考察,拍照,攝錄
5/4-9/4 搜集背景資料,撰寫計劃書
10/4 繳交計劃書
14/4-20/4 設計問卷
21/4-11/5 第二次實地考察,派發問卷(對象︰一般青少年及學生,數量︰約100份),進行訪問(對象︰該區的青少年、居民、專業人士、區議員,數量︰6-8個),收集及分析數據
12/5-26/5 搜集二手資料,撰寫專題報告,後期制作(剪接,加插相片、背景音樂等)
搜集及分析數據方法︰
為了具體了解香港市民對貧富懸殊問題的意見,我們將進行問卷調查及訪問。
問卷調查:
是次問卷調查的目的是要了解青少年對香港貧富懸殊問題的看法及他們在社區的角色和責任。
有關調查方法,我們會派發問卷予同校同學,亦會進行街頭調查,邀請不同界別的青少年填寫問卷。總數約100份。
在我們分析問卷調查的資料前,我們須要檢查問卷的質素,保證這些資料能夠正確地反映出真實事況,幫助回答我們的研究問題。
首先,我們必須刪除一些未完成或胡亂作答的問卷。我們可以在問卷中設立一些測試性問題,測試被訪者的答案是否前後一致,從而棄用答案自相矛盾的問卷,挑選出準確反映事實、認真作答的問卷。
其次,我們可以把所有問卷編上號碼,以便把資料輸入到電腦作處理和分析。另外,亦可以把受訪者的答案編上號碼,簡化我們的分析工作。
接著,我們便把資料輸入電腦,以MSExcel進行數據統計。
在表達數據方面,可以利用不同的圖表︰棒形圖是用作比較兩個或以上的不同單位或項目的次數;圓形圖是用作表達不同意見或反應的百分比;折線圖則是展示趨勢。
訪問:
至於訪問,則會專訪界限街東西兩區的居民、青少年、區議員等。每區各佔3-4個。訪問的目的是要具體了解兩區居民的生活情況及他們的訴求或建議。
預期面對的困難和限制
解決方法
遭受訪者拒絕
預約有關受訪人士及尋找該區相熟朋友進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