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的音乐美
张文春 赵姜玲
诗是最早绽露的文学萌芽。诗和音乐像一对孪生的姐妹,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它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万千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风”“雅”“颂”便是根据音乐特点所做的分类。从《诗经》到《楚辞》,以至律、绝、词、散曲,都清晰地展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对于音乐美的追求与进步的足迹。历代文论对此也不乏探索与灼见。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袁枚《随园诗话》说“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明代诗论家谢榛的《四溟诗话》主张“诵要好,听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清人刘大在《论文偶记》中说“积字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当代诗人郭小川的观点更为清晰,他认为:“诗是最有音乐性的艺术,因为诗是以抒情为特征的,而音乐性这个因素是有助于抒情的。”可见,音乐美不仅是诗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对抒情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那么,具体而言,诗歌的音乐由哪些因素构成,又表现在哪方面呢?本文试就此进行论述与探讨。
一。节奏美
节奏是形成音乐美感的重要因素,它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节奏还可以使个体得到统一,差别达到协调,散漫趋向集中,因此说节奏本身就具有非常动人的魅力。而诗歌的节奏美不仅仅表现于节奏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对内容表现上,这一形式就成为“起赋”与定性作用的统一,使抒情性与音乐性相映生辉,相得益彰。
诗歌的节奏主要是由如下因素构成的:
其一押韵。
按照规律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出现的韵脚字就形成韵脚节奏,这种节奏可以把涣散的声音组织为一个整体,押韵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整首乐曲可以由它贯穿起来,而且韵脚是在句尾,句尾总是意义和声音较大的停顿之处,再配上韵,形成的节奏感就更加强烈。押韵同时体现了一种“多样的统一”的美学原则,本身就具有和谐的音乐美感,押韵是形成诗歌音乐美的最为重要和突出的因素。
其二句内节拍。从意义上、组合关系上看,音节组合成语素,语素和语素组合成词,词和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意义整体,叫做意群。意群可大可小,在较大的意群里,还可以按照疏密不同的意义关系和结构层次再划分更小一些的意义整体,叫做节拍群。在诗歌中常把一个节拍群称作一个音步,亦称之为音组、顿,我们所说的句内节拍即诗句的停顿。诗句中的音节并不是孤立的,其表意的组合必然形成顿,一般是两个两个的组合在一起形成顿。诗歌具有四个特性,即抒情性、形象性、凝练性、音乐性,而语言是否凝练,是否具有音乐美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句内节奏是否鲜明,许多诗读来觉得很散漫,不大像诗,句内节奏不明显便是一个主要原因。
二。音调美
一首乐曲由各种声音组成,声音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不同风格的音调。一首诗由许多字词的声音组成,字词声音之间的整体关系也就构成了诗的音调。
声音的组合受审美规律的支配,音乐中有协和音与不协和音,诗歌的音调也有和谐与不和谐之分。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其基本规律就是多样的统一,平板、单调、呆滞的东西是不讨人喜欢的。只有七色错呈,五音协奏,才符合人类的审美要求。《国语。郑语》也认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
就多样而言,汉语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加之四声、轻声、儿化,所形成的音节组合可谓多矣。
就统一而论,多样的统一包括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各种对立因素之间的统一,谓之对比;一种是非对立因素互相联系的统一,形成不太显著的变化,谓之调和。古典诗歌的抑扬顿挫,这便是典型的对立统一,而古今诗歌的押韵,以及双声、叠韵、联绵、叠音便是非对立因素的统一。
《文心雕龙·声律篇》提出有“同音相应,异音相从”。“同音相应”是求整齐,“异音相从”是求变化。整齐中有变化,变化中有整齐,抑与扬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即形成和谐的音调。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云“叠韵如两玉相叩,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宛转”;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余谓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其实,他对于铿锵、婉转、荡漾、促节细微区别的论述未必尽然,但双声、叠韵的音乐效果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叠音词的效果也是一样的。它们的音乐效果可以这样概括:即在一连串声音不同的字中,出现了声韵部分相同或完全相同的两个邻近的字,从而强调了某一声音以及由此声音所表达的情绪,使铿锵的越发铿锵,婉转的益见婉转,荡漾的更加荡漾,促节的尤为促节。
可以这样说,刘勰是从一般的角度论述的,而李重华、王国维则是从特殊的角度论述的,但无论如何,可以看到除押韵和句内节拍之外,音调美同样是诗歌音乐美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是一种客观的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