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田凭几个问题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田凭几个问题分析

有关田凭几个问题分析   [关键词]田凭,太平天国,土地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5―0068―04   人教版《历史》必修l“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中有一幅“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图。   为了配合田凭,本课设置的一个[历史纵横]栏目叙述道:“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内,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劳动果实。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依靠太平天国政权的支持,广大农民纷纷起来反对封建地主剥削,进行抗租斗争。安徽桐城一个有文化的地主曾作诗哀叹:“东庄有佃化为虎,司租人至撄(ying)其乳。西庄,有佃狠如羊,掉头不顾角相当。”   在图1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上部梯形天头内书写“田凭”二字,下面方框内自右向左竖书田凭的内容,兹将摘录田凭内容(从左到右)如下:   忠王李为   发给田凭以安恒业而利民生事今据金匮县   左四军中营   旅帅统下花户黄祠墓祭有自置   田一十八亩分座落都 图   地方每年遵照   天朝定制完纳(银/米)不得违误所有自份田产并无假   冒隐匿等弊给凭之后如有争讼霸占一切情   事准该花户禀请究治为此给凭永远存执须   至田凭者   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   月日给   一、释义“忠王李为”   有的人看到“忠王李为”字样,就会以为忠王李秀成也叫“李为”。翻阅一些资料,《太平天国史实考》中《太平天国人物别名考》一文对李秀成别名解释是,“李秀成――原名李以文、以成,清方文书曾贬称为李受惩”;《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解释是,“李秀成,广西藤县人。原名以文,初名守成,或作寿成,天王敕改为秀成,封号忠王”。又查其他资料也没有发现李秀成也叫“李为”的说法。太平天国的侍王李世贤曾经颁布过一道“劝浙江太平子民各知效顺谆谕”,上面也有“李为”字样。可见“李为”非忠王独有。   罗尔纲所著《太平天国史》(注:此版本采用竖排、繁体编排方法,遇有人名地名等就在旁边用“――”进行标注,遇书籍名等就用“~~~”进行标注)说,“案现存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忠王李秀成给全匮县黄祠墓祭田凭和发给陈金容田凭上,都印有‘忠王奎为发给田凭,以安恒业而利民生事’十七字”。这里,罗先生已对“李为”二字作了很好的断句。其实此处“为”字有表示事情的缘起之意,即表示因为什么事由此而怎么样。田凭上的“为”字不是单独使用的,而是与后面的“事”字连在一起用,构成一种文书格式即:为……事。查阅太平天国诸如听王陈炳文发给花户沈凤昌的田凭等文献资料,都能证明这点。清朝政府以及列强入侵时发布的一些告示也有用“为……事”格式的例子,如1988年奇台县发现清朝咸丰十年发给任吉仓的挖铅矿炼银的执照文书,“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发布的镇压中国人民的告示”,等等。综上所述,“忠王李为……”应该这样理解“忠王李”“为”什么事由此而怎么样。   二、此田凭究竟发给谁   田凭、荡凭是太平天国当局发给土地所有者的证明,具有法律效力,也是研究太平天国土地制度很重要的材料。李秀成在他直接影响的苏州及其助手陈炳文影响的浙江北部等地区实施了田凭政策,冀天义程发给吴江县花户潘叙奎的荡凭,也是在李秀成的亲自督导下颁发的。就目前现存的几张田凭看,他直接颁发了两件,即花户黄祠墓祭田凭和花户陈金荣田凭。教科书所选用的就是李秀成亲自颁发的花户黄祠墓祭田凭,并且注解为“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这张田凭真的是发给农民的吗?   田凭上的时间是壬戌十二年,即1862年,这是李秀成攻克苏州后的第二年。分析田凭的内容:“发给……金匮县左四军中营旅帅统下花户黄祠墓祭有自置田一十八亩……所有自份田产并无假冒隐匿等弊……”明确显示是发给“花户黄祠墓祭”,那“花户黄祠墓祭”何解呢?《辞海》对花户有两种解释:“1.以卖花为业的人家”;“2.旧时造户口册子,把人名叫做‘花名’,户口叫做‘花户’。花,言其错杂繁多。”“花户”在户籍编审中泛指纳税民户;而“黄祠墓祭”盖指祠堂之类,祠产田业一般属于“庙田、公田”。从太平天国在江浙地区所发的田凭和钱粮执照中,我们可以看出太平天国后期取消了“庵观寺院田产充公”的规定。《庚申(甲)避难日记》咸丰十年十一月初六记:“有长毛告示,要收钱粮。谕各业户、各粮户,不论庙田、公田、学田等俱要造册,收租、完粮。”这段材料的记载与田凭内容“发给田凭……遵照天朝定制完纳银米”是相吻合的。我们知道,在那个时代,诸如“黄祠墓祭”之类的祠产田业是属于一个家族公有,其主要经营方式是招佃取租。然而,祠产田业名义上虽属家族共同所有,但从所有权、经营方式等方面来看一般都是家族中地主阶级独占或共占。后来的《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