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dbgn5q4o.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端午节dbgn5q4o

科学 话 端午 * 年年过端午,岁岁吃粽子,可大家伙儿真的了解我国这个传统节日吗? 1.端午节的本源是什么?屈原与端午节是什么关系? 2.为何日子偏就定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与夏至有何联系? 3.咱老北京有什么过端午的习俗? * 端午节的本源是什么? 古代端午节,其实就是“卫生日” 现在有不少人一提起端午节,首先想到的就是纪念屈原、吃粽子。其实,这些元素离端午节的本源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可以说,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这些历史人物,只是赋予了端午文化更多的内涵,并不是端午节的源头。 夏日炎炎,容易滋生蚊蝇,疫病流行,尤其是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这对人们的危害是致命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农历五月产生了恐惧,所以称之为“恶月”。 在这个时期,人们最主要的民俗活动就是“搞卫生”——其中包括清理家中死角,避免蚊蝇滋生以及个人进行的“兰汤沐浴”。同时,老百姓通常会在门上悬挂钟馗像、摆放菖蒲艾叶等植物驱疫避邪,而且据考证,这些端午节风俗都在屈原诞生前四五百年就存在了。 而且从粽子本身来说,最早叫做“角黍”“筒粽”,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产生,由于便于携带、食用,其实就是一种“方便食品”,而与屈原联系在一起,则是后来人们赋予它的内涵。 * 屈原与端午节是什么关系? 其实不光是屈原,包括我国有些地方纪念的伍子胥、曹娥等等,他们与端午节的都是“源”与“流”的关系。 民俗节日的产生,必然来源于生产生活本身的需要,但它在发展过程中也在逐步进行文化的积淀。其中,历史人物、故事传说以及各种吃食都渐渐融入其中,进而形成了丰富庞大的体系,以至于我们今天看到的端午节才会有那么多丰富的内容。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端午节为何定在五月初五?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初”同义,“五”“午”相通,按地支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日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亦称“端阳”。 当我们说从1-9这几个自然数来说,5是处于最中间的数字,也是不稳定的一个数字。这种不稳定给人带来一种恐惧,这也与人们认为五月为“恶月”,可能会给生产生活带来恶劣影响联系在一起。 而五月初五,两个中间数字叠加在一起,应该说也是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 * 在我国,任何民俗节日都是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的,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会跟随着天时的变化进行调整。所以当我们说民俗节日的时候,一定是和节气的变化紧密相联的。 以端午节为例,由春及夏就是阳气上升的时节,至盛的节气就是夏至,而我们的先人也专门会在节气转换的临界点设置一个节日——端午节,来提醒大家做好盛夏来临的准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端午节与夏至有何联系? * 老北京的端午民俗 端午节在老北京的民俗中是一个大节日,与春节和中秋合称“三大节”,一般来说,老北京过端午的时间比较长,端午节的前3天后3天都属于节日期间。另外在端午节期间还有药王庙的庙会,各种应时应景的商品都能买到。 1、包粽子 虽然包粽子是大江南北都会做的习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与南方粽子的长方形、筒形不同,老北京的粽子多为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这对古人看重的天地人合一的概念进行了形象化的诠释。 从食材来说,老北京的既有糯米粽,又有用江米和黄米合在一起的二米粽子。与南方粽子的差别在于馅料与吃法,南方多为肉粽子、热着吃,而北京粽子多为红枣、豆沙馅,一定要放凉了再吃。 2、缠缯子 缯子,就是用五彩丝线缠绕一个三角形,五色丝寓意阴阳五行,相克相生、生生不息,是一种最简单的手工艺品,类似于“粽子”的形状,由于内部空心,民间会将草药或艾蒿碎末放置其中避暑驱蚊,相传年轻女孩儿随身佩戴可以驱邪避恶。 3、贴钟馗像、插菖蒲、艾蒿 将朱砂红的钟馗像挂在门上,以示辟邪,然后在再门边插上菖蒲、艾蒿等植物。同时并不只是简单悬挂,还会做成各种“加工”,比如——将菖蒲叶剪成剑的形状,名曰“蒲剑”,把艾草缠成出动物形象,称为“艾虎”。 4、吃五毒饼 五毒饼是老北京在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上面刻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图案。过去民谣云:“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吃五毒饼则是把“五毒”吃掉,据说吃了它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5、扔灾 当5月作为“恶月”时,保护的主体主要是妇女和儿童。所以,端午节当天的中午12点,女孩要将佩戴的红花扔到院内,表示将灾难扔出。小孩避灾的方式则是将雄黄酒抹在额头,有的还用雄黄涂小孩的耳鼻孔,说是夏日能避免蜈蚣等毒虫钻到耳鼻孔中去。 6、归宁 也称为女儿节。出嫁的女儿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