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野生种和地方品种种质资源亲缘关系AFLP分析.docVIP

桃野生种和地方品种种质资源亲缘关系AFLP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野生种和地方品种种质资源亲缘关系AFLP分析

桃野生种和地方品种种质资源亲缘关系AFLP分析   摘要:利用AFLP技术对94份野生桃种质资源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64对E+2/M+3引物组合中筛选出9对引物用于扩增基因组DNA,共获得清晰可辨的236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为141个,多态性检出率为59.9%。UPGMA聚类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约为0.326 7时,普通桃、陕甘山桃、光核桃3个种被聚为一类,与这3个种相近的为新疆桃,其次为甘肃桃,最远为山桃(白花山桃、红花山桃)。在遗传距离0.217 8处,五月鲜扁干、白黏胡桃和珲春桃3份材料各自聚为一类。在遗传距离约0.199 7处,普通桃又可明显分为4个组:组Ⅰ包括原产于南方和西北地区的地方品种,且大部分南方蟠桃主要聚在此类;组Ⅱ仅有油桃(甘肃酒泉)一个野生材料;组Ⅲ包括野生毛桃和大部分原产于北方的地方品种,北方硬肉桃主要聚在这一类;组IV由白碧桃和白花山碧桃2个观赏桃品种组成。   关键词:野生桃;种质资源;亲缘关系;AFLP   中图分类号:S6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980(2008)03-305-07      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起源于我国西部地区,具有极其丰富的野生资源,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化栽培,已经形成众多的品种和类型。对于桃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形态学、细胞学、孢粉学、生物化学等方面。近年来,在DNA分子标记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利用AFLP技术对野生桃种质资源系统进化和亲缘关系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我们利用AFLP技术对94份桃野生和半野生种质资源进行了DNA多态性检测,旨在澄清野生桃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为探讨桃起源、进化、分类、育种和资源利用提供更多分子水平上的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供试材料主要取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国家桃种质资源圃(表1中未作标记部分),其中15份取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表1中带“*”号标记),2份取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表1中带“#”号标记),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总DNA。         AFLP标记的PCR反应程序,模板DNA的限制性酶切和接头连接,按照Life technologies公司的AFLP核心试剂盒(Cat.No.:10482-016)产品说明书进行:预扩增反应、选择性扩增、PAGE电泳及银染检测参考吴俊等提供的方法来操作。对获得的DNA谱带进行数字化统计,有带的计为1,无带的计为0,将统计结果输入计算机,并用NTSYSpc2.1和MEGA3.1 2种软件结合进行聚类分析,即利用NTSYSpc 2.1软件在Simint程序下选择PSHAPE方法计算样品间的遗传距离,用MEGA 3.1(Molecular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软件中的UPGMA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Average)生成树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DNA质量检测及AFLP扩增结果   采用改进的CTAB法对野生桃幼叶和成熟叶片的基因组总DNA进行了提取,均获得了较高质量的DNA,通过AFLP指纹图谱分析,带纹清晰,完全满足本实验的要求。   本实验从64对E+2/M+3 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9对引物用于扩增基因组DNA,共获得清晰可辨的236条带,多态带为141条,多态性检出率为59.9%。不同引物组合扩增效果差别很大,产生总带数最多的组合是E-TI-/M-CTT,最少的是M-TG/M-CTT;多态带最多的是E-TY/M-CTC和E-TT-/M-CTT,为22条,最少的为M-TG/M-CTT,仅有8条;E-TT/M-CTC多态性检出率最高,达到75.9%,多态带和总带数最多的是E-TT-/M-CTI,但其多态性检出率最低,仅为46.8%(表2)。      在聚类图(图1)中可以看出,在遗传距离约为0.3267时,普通桃[P.persica(L.)Batsch]、陕甘山桃(P.davidiana vat.potaninii Rehd.)、光核桃(P.miraKoehne)3个种被聚为一类,与这3个种相近的为新疆桃(P.persica ssp.ferganensis Kost.et Riab.),其次为甘肃桃(P.kansuensis Rehd,),最远为山桃[P.da-vidiana(Carr.)Franch.1。在遗传距离0.217 8处,五月鲜扁干、白黏胡桃和珲春桃3份材料各自聚为一类。在遗传距离约0.199 7处,普通桃又可明显分为4个组:组Ⅰ包括原产于南方和西北地区的地方品种。共48个材料,且大部分南方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