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病例讨论血管周.ppt-影像FTP.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例讨论血管周.ppt-影像FTP.ppt

病 例 讨 论 龙晓宙 大家早上好! 病史:5岁儿童,头痛,呕吐,左侧肢体乏力1月余,左侧肢体肌力3级 CT 病例特点 1、儿童5岁,病程1个月; 2、主要表现:颅内压增高表现及左侧肢体无力; 3、查体:左侧肢体肌力3级; 4、影像学:CT:右侧顶叶等、高混杂密度,似有囊变,周围明显水肿,占位效应明显;MR:T1等或稍低信号,侧脑室水平层面混杂高信号,周围似有假包膜征,T2等高混杂信号,周围明显水肿。增强见较均匀强化,边界清楚。 诊断:? 定位:?定性:? 病理结果 血管周细胞瘤(血管外皮细胞瘤)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概述 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pericytoma,HPC): 是一种不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软组织中,以肺、骨骼最多见,其次可见于肾、肝脏和皮肤,在中枢神经系统是一种少见的富血管性肿瘤. HPC的起源及WHO分类 1942年Stout和Marry首先报道并命名HPC。 目前认为HPC起源于毛细血管的Zimmerman细胞,又称血管周细胞,它是紧贴毛细血管网状纤维断续排列的梭形细胞,具有多分化潜能。 1954年Begg和Garret首次报道原发于颅内的HPC。 Kawashima认为颅内HPC与外周HPC存在不同的分子表型,并且其起源可能与蛛网膜细胞存在密切关系。这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临床表现 HPC患者的病程一般较短,从发病到确诊多在12个月以内,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可达2:1左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成年人多见,且年龄多在45岁以下。 症状无特殊性,主要为局灶压迫和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也有以自发性颅内出血起病者。 颅内HPC除了容易原位复发和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外,还可以出现颅外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骨、肝、肺。 影像学诊断 CT:平扫多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等、略高或混杂密度颅内占位,边界清晰,周边颅骨多有侵蚀,瘤内多无钙化。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 MRI: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且随回波时间的延长信号有所衰减。肿瘤多有明显边界,形态呈分叶状或瘤周有“蘑菇样”小结节,瘤组织内可见丰富血管流空信号和血窦样结构。增强后病灶呈明显持续强化,强化效应类似于动脉瘤的强化征象。 DSA:典型的表现为静脉期延长的螺旋状血管性结构。 PET:蛋氨酸摄取量增加5倍,肿瘤呈高灌注,且高灌注区葡萄糖利用率降低。 影像学诊断 病理学特点 肉眼观:呈分叶团块状,灰红或红色,质地坚韧。 光镜下:瘤内有许多内衬扁平细胞的毛细血管,壁菲薄,或扩张成血窦,或受压呈裂隙状,相互吻合似“鹿茸”状。短梭形、圆形或卵圆形肿瘤细胞围绕毛细血管呈“洋葱皮”样或片状排列。瘤细胞胞浆中等,胞质染色普遍较淡,细胞边界欠清,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明显,核仁明显1-2个,染色质较细多靠近核膜。 病理学特点 免疫组化:发现瘤细胞间富有CD34和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的血管及裂隙,且波形蛋白(Vim)阳性,上皮膜抗原(EMA)阴性。 电镜下:肿瘤细胞散在分布于毛细血管周边,细胞间无桥粒和缝隙连接,细胞浆相对丰富,细胞膜表面可见一层清晰的基板,胞浆内可见线粒体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细胞核形态不甚规则,可见核膜凹陷及异常形态的胞核,核仁较大。 病理学特点 HPC与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HPC病程较短,多不超过1年;而脑膜瘤的病程相对较长。 HPC多见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可达2:1;而脑膜瘤则多见于女性。 HPC的CT扫描以毗邻骨质破坏多见,少见骨质增生及瘤内钙化;而脑膜瘤则多见骨质增生及钙化,少有骨质破坏。 MRI扫描可见HPC瘤体多分叶,周边水肿少见,基底多窄,信号可混杂,瘤内常可见坏死囊变,时有血管流空现象及血管窦;而脑膜瘤无上述表现。 HPC与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DSA可见HPC可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并可见静脉期延长及特征性的螺旋状血管结果;脑膜瘤则无上述表现。 病理检查光镜下HPC多见毛细血管,可形成“鹿茸状”的血管窦;而脑膜瘤则多为沙砾样或纤维团结构。 免疫组化:HPC的Vim阳性,而EMA阴性;脑膜瘤则两者均为阳性。 治疗方法及预后 手术全切或扩大切除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因肿瘤血供丰富,术中可见肿瘤表面及周边硬膜密布增生的丛状血管,手术的关键在于控制和减少出血。 有学者提出对于术前怀疑HPC的患者应行DSA,栓塞其主要供血血管后再行手术切除以减少术中出血。 Soyuer等研究结果:全切除的无复发率为84%,部分切除的为38%,组间差异明显。 治疗方法及预后 对于术后放疗,很多研究认为有必要。 Kim等报道单纯的全切肿瘤与全切肿瘤并术后常规放疗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0%和100%,且差异显著。 Dufour等报道9例未行术后放疗的患者有88%的复发率,而术后常规放疗的患者复发

文档评论(0)

shiyougui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