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目录 一 课程设计目的 二 课程设计要求 三 工程概况 四 执行技术规范及标准 五 基础工程地质分析 1.地形地貌 2.地层岩性及工程性能 3.地质构造及地震 4.岩溶 5.地下水 6.人类工程活动 六 承载力计算 1.红粘土物理力学指标及承载力 2.岩石力学指标及承载力 3.地基承载力 七 地基持力层及基础方案 八 基础沉降计算 九 滑坡稳定系数和滑坡推力(剩余下滑力)计算 1.采用折线滑动法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 2.滑动面为折线形时,滑坡推力(=1.15) 十 岩溶地基处理 1、体积较小的溶洞 2、洞体较大的空洞或半填充溶洞 3、埋藏较深、地下水丰富的发育溶洞 十一 基坑涌水量预测 计算渗透系数K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十二 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环境类型水对混泥土结构腐蚀评价如下 受地层渗透性影响的水对混泥土结构腐蚀性评价 地下水对钢筋混泥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评价 水对钢结构腐蚀性评价 十三 课程设计心得 附件 一 课程设计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是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在《岩土工程勘察》课程中安排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将使学生所学到的岩土工程勘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更加系统、巩固、延伸和拓展,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课程设计实践中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经过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后,可系统掌握工程建筑中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掌握工程勘察的基本理论与各种实用方法。在毕业设计或论文中,能充分应用本课程知识完成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项目,毕业后从事实际工程项目时,能很快熟悉工作方法,完成相应的工程地质工作,提出合格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 课程设计要求: 1.岩土工程地质分析、岩溶处理、地基承载力计算、持力层选择及基础方案建议、场地稳定性评价、钻孔柱状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CAD)。 2.基础沉降计算 3.滑坡稳定系数计算 4.基坑涌水量计算 5.提交报告(文,图)纸质及电子文档各一份。 三 工程概况: 拟建物为一栋地上十层,地下二层的高层建筑,高度56.0m,钢筋混泥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主楼最大舳里11000KN/柱,裙房最大舳力2000KN/柱。建筑物地下室埋深-5.00m,+-0.00标高1092.00m。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四 执行技术规范及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贵州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     4.《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B50011-2001);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五 基础工程地质分析: 1.地形地貌: 拟建物位于贵阳市南明区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内,其东邻贵州大学蔡家校区图书馆和体育馆,西邻采矿楼,北与贵黄高速公路相邻。该场地地形起伏较小,属于低洼的地带,土质松软,场地平均标高为1092.00m。地下水埋深较浅,在低洼处有积水,原为林园与农民耕地。 2.地层岩性及工程性能:    通过钻探查明,场地地层由杂填土、红粘土、强风化白云岩、中风化白云岩、软塑红粘土等组成,地下水埋深较浅,各单元地层概述如下: 1)杂填土:一般成黄色、褐黄色,孔隙度大,较湿,含有有机质及植物根茎,厚度1.4m~1.8m 2) 红粘土:褐红色,土质均匀,可塑状态,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高压缩性,厚度为2.8m左右。 3)强风化白云岩:浅灰色,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体坚硬程度低,主要位于基岩表层,厚1.1~1.3m。 4)中风化白云岩:紫红色至黄灰色,中至厚层状,细晶质结构,含少量方解石脉及团块,质硬、性脆,钻探岩芯多以块状、短柱状,少数柱状,岩体内岩溶、节理裂隙发育的地段,岩体完整程度较破碎。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fr=36.61Mpa,场区有重复的中风化岩层,层厚为4.3m~7.6m。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 5)软塑红粘土:褐黄色,主要分布于基岩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