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4
PAGE 15
前言
煤炭是工业的粮食,我国一次能量消费中,煤炭占75%以上。煤炭不仅是我国的基本燃料,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从煤中可以提取二百多种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必须的。煤炭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我国人均资源仅为世界人均资源的一半,所以合理、科学的开采煤炭资源尤为重要。
通过此次毕业设计大致掌握矿井初步设计的方法、步骤和内容。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学习国家有关的煤矿方面法律法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并能系统的综合的应用和巩固所学理论;培养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提高编写技术文件和运算的能力,提高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运用并巩固采矿CAD等软件的运用全面发展多方面能力;提高采矿英语的运用能力,为参考外文文献打下基础。
本次设计是锦界一矿新井设计,地质资料都是在实习矿上搜集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并合理运用平时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查找有关资料和文献,力求设计出一个方案合理、技术决策正确,能够体现出高产、高效、安全特点的现代化矿井。
本设计说明书从矿井的开拓、开采、运输、通风、提升及工作面的采煤工艺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设计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毕业设计要求的全部内容。但由于时间和个人能力有限,书中会有不妥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对每个方案都做出合理性的论述,有的部分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比较,基本完成了毕业设计要求的内容。但由于时间和个人能力有限,书中会有不妥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1.1 矿区概况
1.1.1 矿区地理位置
锦界井田位于榆神矿区东北部,二期规划区西部,地处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瑶镇乡和麻家塔乡境内,行政区划隶属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瑶镇乡管辖。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0°06′04″~110°24′26″,北纬38°46′32″~38°53′14″之间。井田北与神东矿区相接,东与凉水井井田毗邻,西与榆神矿区一期规划区隔河相望,南与锦界小煤矿开采区为邻。
1.1.2 矿区地形、地貌及交通运输
锦界井田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北端、毛乌素沙漠东南缘。在新构造运动和外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本区现有的地貌景观。按地貌单元的成因,将本区地貌划分为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和沟谷地貌三类。
1. 风沙地貌:约占井田面积的9/10,风力作用是风沙地貌的主要成因,组成物质是第四系黄色沙质黄土、亚粘土、粉沙、细沙及中粗沙。风沙地貌分为风沙滩地和风成沙丘地貌。风沙滩地较为平坦,粒度较细,常为农业耕作区,部分地段四周被沙丘所包围,地表水不能外泄。沙丘形态各异,大小不等,高度几米至十几米。风沙地貌以半固定和固定沙为主,植被覆盖较好,地势平坦开阔。
2. 黄土地貌:仅分布于黄土庙和马场梁一带。梁顶平缓,常被薄层片沙覆盖,冲沟陡深,一般15~35m,地形高差较大,植被稀疏,为较典型的黄土冲蚀地貌。
3. 沟谷地貌:青草界沟为地表水侵蚀堆积形成的冲积地貌。上游窄,下游宽,谷坡呈斜坡形,两侧不对称,谷底平坦,河床较窄,河水蜿蜒流淌其中。两岸的河漫滩和阶地,土地较为肥沃,是区内主要的农业耕作区。
4.地形:受青草界沟影响,本井田地形总的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最高处位于琉璃壕东侧,高程为+1313.00m,最低处位于沙母河附近,标高约+1110m,最大高差203m。风沙区地形较为平坦,北部标高一般为+1240~+1260m,南部一般为+1200m左右。
井田地处陕西“米”字型公路网内,S204省道(二级)和 西(安)包(头)铁路并行从井田东南边界附近通过,210国道从矿区西侧通过。西(安)包(头)铁路北与(北)京包(头)线相接,东与神(木)朔(州)线、大(同)秦(皇岛)线相接,南与西(安)(安)康线、陇海线及即将建成通车的西(安)宁(南京)铁路相连,可达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及沿海地区。总之,井田交通便利。
锦界井田至附近主要城市里程如下:
锦界——神木 30km
锦界——榆林 83km
锦界——包头 340km
锦界——西安 753km
1.1.3 气候条件及地震情况
本区地处西北内陆,受极地大陆冷气团影响时间较长,受海洋暖气团影响时间较短,为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季多风,秋季凉爽,冷热多变,温差悬殊,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全年无霜期短,10月初即上冻,次年4月初解冻。
据神木气象站观测资料:
多年平均气温:8.4℃(57~90年)
极端最高气温:38.9℃(66年6月21日)
极端最低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