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学考试仓储管理(二)第九章课件.PPT

2012年自学考试仓储管理(二)第九章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自学考试仓储管理(二)第九章课件

第9章 冷库库房管理 ;第一节 隔热与防潮;冷库的结构 冷库主要由围护结构和承重结构组成 围护结构应有良好的隔热、防潮作用。还能承受库外风雨的侵袭 承重结构则起抗震、支承外界风力、积雪、自重、货物及装卸设备重量;冷库的结构区别于一般建筑结构 恒荷载和活荷载都较大 机械化运输和装卸的动荷载 隔热、密封,强度要求高 要承受较大的温度应力 隔热结构应避免产生“冷桥” 地坪更应做好防冻胀处理;地基与基础:冷库基础应有良好的抗潮湿、防冻的性能,应有足够的强度;冷库的隔热、防潮 土建冷库的隔热、防潮 冷库隔热、防潮结构,是指冷库外部围护结构的建筑部分和隔热、防潮层的组合 冷库隔热防潮结构的基本要求    隔热层有足够的厚度和连续性    隔热层应有良好的防潮和隔热性能    隔热层与围护结构应牢固地结合    隔热防潮结构应防止虫害、鼠害,并符合消防要求;装配式冷库的隔热、防潮 装配式冷库一般均为单层结构,其隔热材料是由专业工厂制造的预制隔热板 冷库围护结构隔热、防潮性能,直接影响到冷库内温度的稳定和食品冷却、冻结贮藏质量 良好的隔热和防潮材料选择和合理的配置,可以有效地降低冷库内温度的波动和冷库使用时间 新建冷库围护结构材料的选择与合理配置,可以降低建造投资,提高冷库的经济性;冷库围护结构用隔热、防潮的材料及选择;冷库围护结构用防潮材料及选择 隔绝水蒸气的渗入非常重要 隔汽防潮材料要求蒸气渗透系数低,并有足够的粘结性 冷库工程中常用的隔汽防潮材料,有沥青隔汽防潮材料和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隔汽防潮材料两大类;冷藏库制冷设备和管道的隔热;制冷设备和管道隔热层厚度的确定 冷库制冷设备和管道隔热层厚度δ(m)可按下式计算(图7—8): m (7—1) 式中:t1——管路或设备内氨液或载冷剂的温度,℃;    t2一一周围空气温度,℃,可取夏季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    t3 ——隔热层外表面温度,℃,一般可按露点温度加1~2℃;    λ一—隔热材料的热导率,W/(m·K),    D1——管路或设备包保温层后的外径,m;    D2一—管路或设备外径(m);    αw——隔热层外表面传热系数,W/(m2·K),;制冷设备和管道隔热设施;图 7-9 管道隔热的典型结构 1.管道外表面防锈层 2.防潮沥青涂层 3.20?20铁丝网 4.油漆层5.石棉石膏保护层 6.隔热层 4.?1.2 mm镀锌铁丝捆扎;第二节 制冷热负荷计算;开门热量和冷间换气热量计算的室外温度,应采用夏季通风温度,室外相对湿度应采用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蒸发式冷凝器计算的湿球温度应采用夏季室外温度,平均每年不保证50小时的湿球温度。 鲜蛋、水果、蔬菜及其包装材料的进货温度以及计算水果、蔬菜冷却时的呼吸热量的初始温度,均按当地进货旺月的月平均温度计算。若无确切的生产旺月的月平均温度时,可按夏季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乘以季节修正系数n1采用。;室内设计参数的确定;冷库容量的计算;冷库计算吨位   冷却物冷藏间、冻结物冷藏间及贮冰间的容量(计算吨位)可按下式计算: ;按实际堆货体积计算冷库实际吨位;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 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应按下式计算:;冷间机械负荷应分别根据不同蒸发温度按下式计算:;各个冷间热负荷的计算 围护结构热流量应按下式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图 7-10 屋面、地面、楼面、外墙和内墙长、宽度例图;围护结构外侧的计算温度应按下列规定取值:;图 7-11 外墙和内墙高度的例图;货物热流量应按下式计算:;冷间的每日进货质量m应按下列规定取值:;货物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质量系数Bb应按表7-11规定取值;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进入冷间时的温度应按下列规定取值:;货物进入冷间时的温度应按下列规定计算:;通风换气热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电动机运转热流量应按下式计算:;操作热流量应按下式计算:;各类冷间热负荷的经验数据表 小型冷间热负荷的经验数据 ;;大、中型冷间热负荷的经验数据 ;;;第三节 氟制冷系统的设计 ;制冷系统管道设计的要求    制冷系统设计的成功与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于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对该系统中的制冷设备的认识水平。;必须保证供给蒸发器适量的制冷剂,使对各个蒸发器能均匀供液,并且能够顺利地在制冷系统内循环; 管道的尺寸要合理,尽可能短而直,弯曲的曲率半径尽量大些,不允许产生有过大的压力降,以防止系统的效率和制冷能力不必要的降低; 根据制冷系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管段,必须设计有—定的坡度和坡向; 输送液体的管段,除特殊要求外,不允许设计成倒“U”字型管段。输送气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