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ina Media Report Overseas, 9(1), 2013, Xu, Myth of Green: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绿色迷思:环境传播研究的概念、领域、方法与框架
徐迎春*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内容摘要:环境传播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目前国内学者对环境传播研
究缺乏整体认知,研究层面较为单一与零散,研究方法较为简单,尤其缺乏从社会建构、话语分析、修
辞学等方法着手的研究成果,也没有形成某个专向性的理论研究框架,国内对环境传播的研究正处于起
步阶段,亟待厘清其学科的总体研究领域与框架。本文首先从环境传播概念的源起与发展着手,梳理分
析出国内外学界对该概念的认知图,其后在大量的国内外与环境传播相关的文献综述分析基础上,对西
方关于环境传播的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方法、立场及框架上的介绍与阐释,尤其侧重于国内对环境传播
研究较少的五大领域:环境传播的社会和文化建构研究、环境传播的修辞研究、环境政治研究、媒体的
环境传播框架研究以及环境风险传播和绿色公共领域研究,希望借此分析为国内环境传播的学者提供较
为完整的环境传播研究蓝图,进而促进与完善中国的环境传播研究领域,使其研究方法更趋于丰富和多
样。[China Media Report Overseas. 2013; 9(1): 69-87]
关键词:环境传播;概念;领域;方法;框架
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问题,古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树居生活进化到“构木
为巢,钻石取火”的原始文明,从“泄洪通流”的大禹式治水发展为“筑坝截流”的现代工业文明,一
边是“毁林采矿”式的大开发,一边又是“防护造林”、保护自然,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其身处的自然环
境息息相关又充满了爱恨交织的矛盾。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与观念,即是要利用自然、战胜自然还是
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环境行为,环境传播就是涉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人类如何看
待环境本身的传播问题,因而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环境传播(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在美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形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随着环境研究学科的快速发展,环境传播在美国的很多校园都开始有了正式的专业和学科。美国环境传
播学领域从多种多样的传播学者群体的研究工作中发展而来。许多学者都采用了修辞(Rhetorical )这
个批判工具来研究关于“荒野”、“森林”、“农田”和“濒危物种”等概念引发的矛盾与争论。被大多数
学者认可的最早研究环境传播的学者是美国学者克里斯汀·奥拉维茨(Christine Oravec, 1981, pp.
245-258 ),她在论文《约翰谬尔,约塞米蒂和雄浑壮丽的回应:对保护的修辞学研究》中对环境保护主
义者约翰·谬尔的环境话语进行修辞学研究,分析他如何呼吁政府保护美国加州的约塞米蒂山谷,并将
传统意义上的“荒野之地”成功建构成“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最终促成政府立法建成并保护“约塞
米蒂主题公园”。之后,环境传播研究领域扩展至科学、媒体及工业在应对人类环境健康和安全的威胁
中所扮演的角色等问题。
国际上,两年一次的“环境与传播会议”开始吸引世界各国多学科领域内的学者和专家参与。一个
新的环境传播网络(/ecn )为学者、教师及实践者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资源。此外,许多国家
开始组织环境传播领域的国际会议,比如2008 年在英国举行的“现在传播”会议;2009 年在葡萄牙举
行的研讨会,名为“媒介与环境———复杂与紧迫之间”;还有近年来一系列环境研究方面的学术期刊
的出现,如2002 年发行的《应用环境教育和传播》以及2007 年发行的《环境传播:自然和文化学刊》、
《可持续传播国际学刊》等。
随着美国《环境传播:自然与文化学刊》、《环境传播年刊》等学术期刊的里程碑式问世,以及美国
威斯康辛大学、北方亚利桑那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等学术机构对于环境传播学科专业和研究项目的持续
投入,再加上四大国际最有影响力的传播学会ICA、IAMCR、AEJMC 、NCA 都开辟了关于环境传播的
* [作者简介]徐迎春,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传播学博士,研究兴趣:环境传播、媒介与文
化研究。电子邮箱:xuyingchun@.
69 edito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贵州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学生资助申请表.docx VIP
- 信息系统自行软件开发管理规定.docx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doc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腓骨肌萎缩症ⅠA型药物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供电所职工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电网考试供电局简答题.pdf VIP
- 附件2.贵州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学生资助申请表(本科).docx VIP
- 基于Matlab的变压器励磁涌流仿真分析.doc VIP
- SH╱T 3526-2015 石油化工异种钢焊接规范.pdf VIP
- 《现代中式家居设计》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