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鄂尔多斯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
浅谈鄂尔多斯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下简称为UNESCO)在第二十五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此后, UNESCO用“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或“无形文化遗产”的概念来表达“民间创作”。作为“物质遗产”的延伸、补充、丰富和完善,在UNESCO第二十九届会议上又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的决议, 次年颁布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 并启动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工程。
2001年5月18日,NUESCO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9项代表作获得通过,中国昆曲入选;至此,作为一个特定的专业术语――“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进入学术界的视野。
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目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5项,有自治区级保护项目59项、市级保护项目86项,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4位。
本文将从鄂尔多斯的蒙古族文化与蒙汉交融文化入手,浅谈独具鄂尔多斯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鄂尔多斯概况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以长城为界,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自治区毗邻,此地民风淳朴居民能歌善舞,是秦晋文化与草原文化南北交融的“歌海舞乡”。鄂尔多斯(蒙古语,汉意为众多的宫殿)全市辖7旗1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0多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资源独特。从历史上的“河南地”、“新秦中”到今天的“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这片土地由于北有黄河、阴山之天险,西有贺兰山之屏障,故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古代的鄂尔多斯地区不仅是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交错地带,同时也是长城地带东西文化的交汇之处。商周时的氏、春秋战国时期的楼烦、林胡,秦汉时期的匈奴、乌桓,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羯、氏、羌,隋唐时期的突厥,宋辽时期的党项、契丹、吐谷浑以及建立蒙元帝国的蒙古族等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政权在此地频繁更迭,你方作罢我登场,在鄂尔多斯地区留下历史遗迹的同时也在这片土地上沉淀着文化。
二、鄂尔多斯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中谈及的鄂尔多斯特色,主要从鄂尔多斯文化特色的角度阐述。
“鄂尔多斯文化,是以鄂尔多斯人和自然地理环境为‘前提性因素’,以鄂尔多斯的‘民族’为载体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类型 ”。就近一千年的历史文化来看,鄂尔多斯文化,是以比较长期而稳定地聚集在这里的蒙、汉两个民族为主要群体创造形成的文化。
对于鄂尔多斯的文化特色见仁见智。自明代中叶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进入以来的这500多年里,鄂尔多斯地区主要是汉族和蒙古族频繁交往活动的地区。蒙、汉民族在这里长期杂居相处,往来频繁,在共同的生存需求驱动下,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就在相互冲撞、交流和相互融汇中发展,蒙汉民族在生产方式以及风俗、习惯、观念、意识形态乃至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交往和融合,使这个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蒙古族文化为主线、蒙汉交融文化为亮点的鄂尔多斯特色文化。
首先,介绍一下鄂尔多斯特色的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1、祭祀文化;
鄂尔多斯的祭祀文化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在鄂尔多斯意义最深远,影响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当数“成吉思汗祭典”。
成吉思汗祭典是蒙古民族的最高祭祀形式,是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的集中体现,是蒙古民族民俗文化的经典。2006 年该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吉思汗祭典历史悠久。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大蒙古国为成吉思汗建立白色宫帐,成为蒙古民族崇拜的“总神祗”。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钦定成吉思汗“四时大典”,并册封专门管理祭祀事务的官员编写祭文、祭词、祭歌,使成吉思汗祭典日趋规范。成吉思汗陵守灵部落达尔扈特人,近800年来世代祭祀成吉思汗,使成吉思汗祭典完全保留了13世纪的蒙古族帝王祭祀仪式。
成吉思汗祭典这一历史传统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的精华,是蒙古族原生态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对研究成吉思汗和成吉思汗陵,研究蒙古民族历史文化,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乃至世界历史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鄂尔多斯的祭祀活动还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达拉特旗的窝阔台祭祀、鄂托克旗的拖雷伊金祭祀、敖瑞因布拉格祭、鄂托克前旗的阿拉格苏勒德(花纛)祭祀、乌审旗的萨冈彻辰祭祀、察干苏力德祭祀、木华黎祭祀、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哈日苏勒德(黑纛)祭祀等。
2、宫廷文化(蒙元贵族文化)
随着祭祀成吉思汗的鄂尔多斯部落迁入,一些蒙元时期的宫廷文化也在鄂尔多斯地区保留并发展传承下来。因此在鄂尔多斯的饮食、歌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站仪的坐标放样工程测量74课件讲解.pptx VIP
- 湖北省楚天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后续服务承诺及其保障措施.docx VIP
- 2024凉山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学习辅导试题及满分答案.docx VIP
- 油库安全设施设计专篇.pdf VIP
- 建筑施工 - 新19J108外墙外保温薄抹灰系统建筑构造.pdf VIP
- 建筑测量工程全站仪坐标放样及坐标测量教程.pptx VIP
- 湖北省楚天教科研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含解析.docx VIP
- 全站仪数据采集坐标放样.doc VIP
- 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