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管段流量管径和水头损失
管网水力计算 内 容:求出所有管道的直径、水头损失、水泵扬程和水塔高度。并对事故时、消防时、最大转输时的水泵扬程进行较核。 重要性:管道工程的建设投资占整个给水系统总投资的 60%~80%,输配水所需的动力费用占给水系统运行总费用的40%~70%。 步骤:绘制计算草图,对节点和管段顺序编号,标明管段长度和节点地形标高;按最高日最高时计算比流量、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对各管段拟定水流方向,进行流量分配;初步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和水头损失;进行管网水力计算和技术经济计算;确定水塔高度和水泵扬程;根据管网各节点的压力和地形标高,绘制等水压线和自由水压线图。3.1 管网图形及简化管网图形:根据图论的基本原理,图由“弧”和“顶点”两部分组成。给水管网的几何图形可以抽象地认为是由管段和节点构成的有向图。 节点:有集中流量进出、管道合并或分叉以及边界条件发生变化的地点 管段: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管道 管线:顺序相连的若干管段 环:起点与终点重合的管线 基环:不包含其它环的环 大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环的环节点大环基环管段管线 在保证计算结果接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为方便计算可对管线进行适度简化。简化方法有: 忽略:管网中主要起联络作用的管段,由于正常运行时流量很小,对水力条件的影响很小,计算时可以忽略。 分解:只有一条管段连接的两个管网可分解成两个管网进行计算;管网末端水流方向确定的部分可分开计算;环状网上接出的树状网分开计算。 节点合并:距离很近的两个节点计算时可视为一个节点。 管段合并:长度近似相等、彼此几乎平行且相距很近的两条管段计算时可合并。 等效管段的比阻:等效管段的长度:管段合并节点合并忽略分解3.2 水力计算的基础方程目的:确定各水源节点的供水量、各管段的流量和管径、全部节点的水压。多水源环状管网的管段数P、节点数J、基环数L和水源数S满足列关系: P=J+L-S 单水源环状管网: P=J+L-1 树状管网: P=J-1 管网中的水流必须符合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即满足连续方程和能量方程。独立的连续性方程数为J-S个,独立的能量方程数为L个,共计P个。J-S个节点连续性方程: qi为节点流量,qij为管段流量,离开节点为正,流向节点为负。P个压降方程:表示管段水头损失与其两端节点水压的关系式。L个基环能量方程: hij为管段水头损失,顺时针方向为正,逆时针方向为负。管网计算方法分类 在管网水力计算时,根据求解的未知数是管段流量还是节点水压,可以分为解环方程、解节点方程和解管段方程三类。 解环方程:管网经流量分配后,各节点已满足连续性方程,可是由该流量求出的管段水头损失, 并不同时满足L个环的能量方程,为此必须多次将各管段的流量反复调整,直到满足能量方程,从而得出各管段的流量和水头损失。 解节点方程:在假定每一节点水压的条件下,应用连续性方程以及管段压降方程,通过计算求出每一节点的水压。节点水压已知后,即可以从任一管段两端节点的水压差得出该管段的水头损失,进一步从流量和水头损失之间的关系算出管段流量。 解管段方程:应用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求得各管段流量和水头损失,再根据已知节点水压求出其余各节点水压。3.3 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 1.沿线流量 是指沿线分配给用户的流量。管网配水情况比较复杂,高峰流量各异。计算时加以简化-比流量法。 比流量:将除去大用户集中流量以外的用水量均匀地分配在全部有效干管长度上,由此计算出的单位长度干管承担的供水量。(1)长度比流量城镇中用水量标准不同的区域应分别计算比流量。则每一计算管段沿线流量记作qy为:街坊街坊公园街坊街坊街坊街坊街坊街坊(2)面积比流量 假定沿线流量均匀分布在整个供水面积上。管线单位面积上的配水流量,称为面积比流量,记作qmb。 则每一计算管段沿线流量记作qy为: 每一管段所负担的供水面积可按分角线法和对角线法划分。注意:1)面积比流量考虑了沿线供水面积(人数)多少对管线配水的影响,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配水情况,但计算较麻烦。当供水区域的干管分布比较均匀时,二者相差很小。这时,用长度比流量较好。2)当供水区域内各区卫生设备或人口密度相差较大时,各区的比流量应分别计算。3)同一管网,比流量的大小随用水量变化而变化。各种工况下需分别计算。 管网中除最末端的管段外,其他任一管段的流量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本管段沿程配水产生的流量,即沿线流量,另一部分是通过该管段输送到下游管段的流量,称为转输流量。 节点流量:沿线流量只有概念上的意义,在水力计算时应将沿线流量按适当比例分配到两各节点,成为节点流量。沿线流量转换成节点流量的原则是管段的水头损失相同。(?)2.节点流量(1)集中流量(2)沿线流量划成节点流量【例题】某城市最高时总用水量为260L/s,其中集中供应的工业用水量120 L/s(分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