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第三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病理程序: 病害的发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当植物遭受到病原物侵袭和不适宜环境因素影响后,首先表现为正常的生理功能失调,继而出现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的各种不正常变化,使生长发育受到阻碍,这种逐渐加深和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P6)。
病原: 将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引起植物病害的直接原因称为病原(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P7~8)。;第二节 病害症状类型 ;一 病状类型(5);缺铁导致新叶黄化;山茶花叶病;叶片变色界限模糊;发病;小黑点;红瑞木枝干溃疡病;新芽腐烂;雪松枯梢;菊花植株枯萎;皱缩卷曲;大叶黄杨疮痂病;樱花根癌病;竹丛枝病;流胶;二 病症类型(5);白粉状物;霜霉状物;烟霉;凤尾兰叶斑病;三 病害症状类型在病害诊断中应用;第三节 病原真菌 ;;真菌的几种吸器(P16);;2.真菌的繁殖体;(2)真菌的有性繁殖及孢子类型;(3)真菌的子实体: 任何产生孢子的组织或结构统称为子实体 ;真菌的生活史(P18) 真菌从某个孢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称为真菌的生活史。 真菌的营养菌丝体在适宜条件下产生无性孢子,无性孢子萌发形成芽管并继续生长形成新的菌丝体,这是无性阶段。在生长季节中,这种无性繁殖往往发生若干代。至生长后期进入有性阶段,从单倍体的菌丝体上形成配子囊或配子,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的细胞核,这种细胞发育成单倍体的菌丝体;(二)真菌的主要类群;1、营养阶段有原质团或假原质团-------------------粘菌门(Myxomycota)
1、营养阶段有原质团或假原质团,为菌丝----------真菌门(Eumycota)
2、无性时期产生游动孢子,有性时期产生卵孢子----------------------------------------------------------------------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2、无性时期产生孢囊孢子--------------------------------------3
3、有性时期产生结合孢子--------------------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3、有性时期产生子囊孢子------------------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3、有性时期产生担孢子----------------------担子菌亚门(Basidimycotina)
2、无性时期产生分生孢子,或无有性时期------------------------------------------------------------------------------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1.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1)腐霉属(Pythium)
菌丝发达,有分枝,无分隔,生长旺盛时呈白色棉絮状。孢子囊在菌丝顶端形成,形状与菌丝无大差别,或者球形或者姜瓣形,成熟后一般不脱落。孢子囊萌发时产生排孢管,顶端膨大成泡囊,孢子囊内含物经排孢管进入泡囊内形成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形、双鞭毛。藏卵器圆形,内含一个卵孢子。雄器侧生,卵孢子圆形或近圆形
能引起各种针、阔叶树及花卉幼苗的猝倒、根腐和果腐等病害 。;(2)疫霉属(Phytophthora)
菌丝无隔、发达、多分枝,直径4~8um,孢子囊顶生,顶部具乳突或不具乳突。卵孢子具厚壁,光滑,呈浅黄至黄褐色 。绝大多数具寄生性,寄主范围广,可侵染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引起组织腐烂和死亡。
为害植物的根、茎基部,少数为害地上部分,引起芽腐、叶枯等病害。如山楂根腐病、牡丹疫病菌等。;(3)单轴霜霉属(Ploasmopara)
孢子梗单轴式分枝,分枝与主枝成直角,分枝末端较钝。孢子囊卵形,有乳头状突起,萌发时产生游动孢子,如葡萄霜霉病、菊花和月季霜霉病等。
为害植物的叶、嫩芽、幼果等,引起霜霉病。;2.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 3.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子囊菌亚门分纲检索表;(1)半子囊菌纲(Hemiascomycetes);外囊菌目(Taphriales);(2)核菌纲(Pyrenomycetes);白粉菌目(Erysiphales);白粉菌目分属检索表;小煤炱目(Meliolales);球壳菌目(Sphaeriales);(3)腔菌纲(Loculoascomycetes);座囊菌目(Dothideales);(4)盘菌纲(Discomycetes);星裂菌目(Phacidiales);柔膜菌目(Helotiales);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