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田秧山歌种类特点与潜功能
田秧山歌种类特点与潜功能
摘 要: 以田秧山歌为研究对象,探讨此类山歌的名称、类别及结构特点。将田秧山歌分成旱地田歌和水田田歌,并从地域文化来探讨田秧山歌的成因及其文化,分析田秧山歌创作情况,对田秧山歌与劳动的关系及其“潜功能”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田秧山歌;中国民间歌曲;潜功能
中图分类号: J6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18)02 - 0034 - 08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8.02.005
国民歌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山歌属于其中的一个大类。山歌是山野之曲、户外之曲、自由之曲,这是所有山歌的共同特征。此外,山歌还细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等,本文主要探讨其中的田秧山歌。田秧山歌相对于一般山歌而言,所受到的关注度相对较少,笔者认为属于“弱视环节”,故不揣浅陋,将田秧山歌进行分类研究,并初探其特点。
一、种类与分布
(一)名称
田秧山歌又称为田歌、田山歌、田秧歌、整田歌、耘田歌、田头歌、田头山歌等,这是带“田”字的山歌,学界内外都认可的、也是最为普通的田秧山歌之名称;又有秧歌、秧号子、喊秧歌、薅秧歌、插秧歌、扯秧歌等带“秧”字的山歌;还有薅草歌、薅草锣鼓、扯草歌、除草歌等带“草”字的歌。“秧”一般指禾类的幼苗,宋王阮《谢赵宰拜襄敏墓并留题二首》:“丽日借黄催麦垅,惠风吹绿散秧田。”我们所说的田秧山歌中的秧,多指水田中稻谷类的幼苗,而种水稻的田就称为秧田,水田中的“秧歌”就是在水田里唱的。草大多是旱地长出的妨碍正苗生长、与正苗争肥的一些植物,通常称草或野草,所以需要除掉,在旱地里的去除方式通常是用锄头将这些“野草”薅掉,因此有“薅草歌”等名称。水田中的野草一般称“稗”,常常是用带耙齿的工具来除掉。田秧山歌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及长江流域一带。当然,贵州、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也有不少的田秧山歌。田秧山歌带有明显的娱乐性,它分布广泛、种类多样,极尽自由与智慧之能事,深受人们喜爱。
(二)种类
田秧山歌可以再分类别。在没有统一为三分法 {1} 之前,就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田歌、秧歌、灯歌、儿歌、风俗歌等多种分法,这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或层次关系考察歌曲而定义的。笔者认为田秧山歌的特点主要有三点:一是高亢,二是自由,三是自娱。其带有一种自我完善系统,即领唱与“和”唱形成一种参与和欣赏的关系,参与的人既是旁观者,又是欣赏者,也是参与者,同时还是劳动者,可以说有多种身份。一唱众和是其主要表演形式。
田秧山歌包括旱田山歌和水田山歌两大类。旱田中的劳动多与除草、耕田、挖土、翻地等有关;水田中的劳动主要与播种、下秧及其护理有关。
旱地里唱的歌通常被称为“田歌”;而在水田中唱的歌则往往被称为“田秧歌”。长江上游或中游旱地不少,通常以田歌为主;而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则水田居多,往往以秧歌或田秧山歌为主。
从以上表格中不难看出,在长江下游稻作文化比较丰富的江浙一带,秧号子比较丰富,
这里水网密布,以水田中的劳作为主,因此歌曲主要是田秧山歌,有些还可以细分,比如育秧、扯秧、插秧(或称栽秧)等等,这是早期的工作程序;在中期,也属于看护期的歌曲,则与耥稻、车水等劳作程序相关;到收割时再唱的歌则会变成劳动号子,如挑担号子、打谷号子等。在旱地里唱的歌,也有在看护期唱的,如薅草歌、薅草锣鼓都是在“看护”五谷的过程中唱的。旱地里唱的歌中,还有一类是茶山上唱的歌,如《爬山歌》等,这类茶山歌在四川、云南、湖南、贵州、湖北、江西等地的产茶区山区特别多见。平原的旱地山歌在长江上游、中游更为常见,如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江西等省旱田里的薅草锣鼓或薅草歌、锄山歌等较多,而丘陵地区更以旱地田歌为主。在湖区(如洞庭湖、巢湖、潘阳湖、太湖等地区)则以水田中所唱的田歌比重会更大。
田秧歌看起来似乎与劳动没有直接关系,实际上却是有“间接”联系的,所以其有许多“潜功能”。我们所言的潜功能是指田秧山歌在田间地头唱来很自由、很高亢,但自由、高亢不是最终的目的;唱山歌唱得十分惬意,但惬意也不是最终的目的。田秧山歌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劳动效率、调节劳动气氛、激励劳动精神、增添劳动乐趣、延?L劳动时间,其一切都是为劳动服务的,至于娱乐性则是一种附产品,不过这种附产品特别受人喜爱,既娱乐了劳动者,又提高了劳动效率,一举多得,皆大喜欢。
田秧山歌是山歌的一个类别,是现代音乐学者对传统民歌文化的一个体裁分类。但田秧山歌的历史其实是非常悠久的,唐代刘禹锡有《插田歌?并引》:“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干式变压器烧毁原因分析与配电系统技术改造-油气储运.PDF VIP
- 远红外止咳贴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doc VIP
- 长输天然气管道施工组织方案(技术标).doc
- 海尼曼 Fountas & Pinnell 有声绘本-英语入门005 Down The River.pdf VIP
- 教师助手:巧用AI高效教学_笔记.docx VIP
- 生成式AI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与教学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单片机的微型打印机设计.docx VIP
- 学校食堂劳务外包管理服务方案.docx VIP
-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解读和培训学习.pptx
- 14J938抗爆泄爆图集规范-watermark.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