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通运输道路工程概论讲义
内容总揽 第一章 总论 国内外道路发展状况 道路基本组成及作用 道路等级划分 第二章 道路平面设计 选线与定线 道路平面线形 行车视距 第三章 道路纵断面设计 纵坡设计 竖曲线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组成 横断面设计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 第五章 道路交叉设计 平面交叉设计 立体交叉设计 第六章 路基工程 1 概述 路基设计 路基的稳定 路基施工 路基排水 第七章 路面工程 概述 沥青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面施工 路面排水 第八章 道路绿化与环境 道路绿化与环境 道路与环境 道路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章 高速公路简介 基本概念 高速公路技术标准 高速公路管理与监控系统 第一章 总论 1.1道路运输特点和国内外道路发展状况 道路运输特点 适应性强; 机动性好; 速度快; 投资少; 费用高。 我国道路概况 现状:数量少、等级低、质量差 任务:兴建高等级公路、改造旧路、增设新线 目标:实现“五纵七横”、村村乡乡通公路 国外概况 交通运输比例大、路线长、等级高、道路网密度大 道路测设新技术 计算机应用于道路工程设计; …………………………地质勘察; ………………航测; ………………GPS作控制测量。 1.2道路的基本组成及作用 道路的分类: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公路的组成及作用 线形组成:平、纵、横 公路 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桥涵、排水系统、隧 道、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交通服务设施 城市道路的组成及作用 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交叉 口、步行广场、停车场、公共汽车站、交通安全 城市道路 排水系统、沿街设施、地下各种管线、绿化带、地下铁 道、高架桥 1.3道路的等级划分 公路《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等级 标准车型 设计年限 交通量(辆) 高速 小客车 20年 25,000 一级 小客车 20年(15) 15,000—55,000 二级 小客车 15年 5,000—15,000 三级 小客车 15年 2,000—6,000 四级 小客车 实际情况 2,000(双) <400(单) 高速 一级 城市道路《城市道路规范》(CJJ37—90) 年限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20 20 15 10—15 第二章 道路平面设计 2.1选线与定线 原则: 近远期结合; 工程量小、造价低、效益好; 支援农业; 通过地质、水文好的地带; 环境保护; 利用地形,平、纵、横面结合; 各种地形条件下的选线 平原微丘区选线: 优缺点 注意方面 山岭重丘区 特点 分类:沿河线、越岭线、山脊线 各种布线的关键 定线 纸上定线 实地定线 航测定线 2.2道路平面线形 直线、平曲线 直线 特点 最长、最短限制 平曲线 特点 半径计算 半径限制:极限最小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缓和曲线限制 曲线总长限制 两类平曲线的计算公式: 圆曲线: 带缓和曲线的平曲线: 里程桩号计算 例题 某平原区有一弯道圆曲线半径取250m,交点的里程桩号K13+502。56,偏角为32°30′,试计算该曲线设置缓和曲线后的五个主点里程桩号。(L=75m) 超高与加宽 定义 作用 计算 限制 线型组合形式 基本型 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 S型 圆1—回旋1—(反向)回旋2—圆2 卵型 圆1—回旋—圆2 凸型 回旋1—(以R衔接)回旋2 复合型 回旋1—回旋2—圆 C型 回旋1—(以R=0接)—回旋2 路线平面图(如图) 地形、地物 公路 路线中心线及里程桩号、断链、水准点 大中桥、隧道、沿线设施 沿线省、市、自治区、县分界线 路中心线 近、远期规划红线、车行道线、停车场 绿化带、交通岛、人行横道线 城市道路 沿街建筑物出入口、地上地下管线 雨水井、窨井 交叉口及沿线里程桩 弯道及曲线要素 交叉口侧面的转弯半径 2.3行车视距 定义 分类 停车视距=反应时间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 会车视距≈2会车视距 超车视距=加速行驶距离+在对向车道行驶距离+安全距 离+整个过程中对向车行驶距离 视距保证 弯道上的视距——横向净距的计算(清除障碍) 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视距——视距三角形法 第三章 道路纵断面设计 3.1纵坡设计 最大纵坡 最小纵坡 合成总坡 坡长限制 纵坡设计原则 3.1竖曲线设计 定义 分类 作用 竖曲线要素计算 竖曲线起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竖曲线终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某桩号在凸(凹)曲线上的设计标高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高-(+)y 竖曲线限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2019年对口升学网络选择和判断题.docx VIP
- 兴陇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骆驼祥子》单选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站铸锻件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湖南选调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课件 PPT.pptx VIP
- 第4课 直面挫折 积极应对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基础模块).pdf VIP
- 广西书院文化研讨.pdf VIP
-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一).docx VIP
- 前十题单选,后十题多选,每题5分,满分100分。.docx VIP
- 12K101-1~4 通风机安装(2012年合订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