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水电站可研的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4 一、工程概述 1、工程地理位置 浸子洞一级电站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境内弯滩河中游,首部枢纽坝址在田坝乡西阳村河坝坪河段,与西阳电站尾水下部衔接,厂区枢纽位于弯滩河杨家庄河段左岸。厂址距田坝乡政府所在地约3.5Km,距云阳县江口镇约40km,距巫溪城约llOkm,工程沿线有乡级公路通过,对外交通较为方便。 弯滩河流域是汤溪河流域的上游段,发源于巫溪县境内的红池坝一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1′—109°06′北纬31°20′-31°37′,流域面积633.8km,主河道长46.2km,河道平均比降13.0%,干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7.2万KW。 2、流域规划概况 2003年9月底巫溪县水利局委托三峡水电设计院承担了巫溪县弯滩河流域水能规划工作,按照《河流水电规划》 DL/T5042-95编制规范的要求,于2004年2月编制完成弯滩河流域水能规划报告。该规划报告在巫,溪县通过了巫溪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的审查,规划报告推荐弯滩河流域干流采用五级开发方案,即从上而下′别为龙水电站、茶山电站、弯滩河水库电站、新田坝电站、牛角洞电站,干流梯级开发总装机容量为5.44万KW。支流推荐了六级开发方案,并将西阳水电站尾水列为浸子洞一级电站同级开发方案。 3、勘察设计过程简介 为了改变巫溪县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巫溪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加强基设施建设,实施水利首皂源支撑战略,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巫溪县浸子洞电站委托我院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根据委托合同书的要求,我院组织勘察、设计人员到现场进行了多次反复的踏勘,开展了工程测量、地质调查和地质测绘工作,重点进行了以下设计工作: (1)确定了本工程的建设任务; (2)确定了主要水文参数和成果; (3)初步查明了影响工程的主要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选定了工程建设坝址、厂址; (5)基本确定了工程规模,初步确定了坝型、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形式; (6)初选了机组、电气主接线、主要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形式; (7)基本确定了对外交通方案,初选了施工导流方式、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总布置,提出了控制性工期、主要工程量和建筑材料用量,估算了工程投资; (8)基本确定了工程占地的范围,提出了工程占地处理方案及补偿投资。 (9)测算了工程效益,评价了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综合评价和结论。 通过上述工作确定首部采用重力滚水坝取水,引用流量13.8立方米每秒,经左岸1890m无压引水隧洞至厂区,总装机(2X1000KW+ix 500KW+Ix 250KW)2750KW:年发电量1100万kw.h,年利,用小时4500h。本报告认为浸子洞一级电站区域地质构造稳定,工程地质条件基本清楚,建设环境优越,技术简章可行,施工条件良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尽快审批,以便开展下阶段工作。 本可研报告编制工作全过程自始至,终得到了重庆市巫溪县相关部门和业主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水文气象 1、流域概况及气象特征 (1)流域概况 湾滩河位于汤溪河上游,基本上处于巫溪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1′~109°06′,北纬31°20′~31°37′。湾滩河流域面积633.8km2,主河道长46.2km,河道平均比降13.1‰。 浸子洞一级电站位于巫溪县田坝镇境内,所在水系为长江北岸湾滩河流域段。电站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494.4km2,主河道长37.6km,河道加权平均比降13.1‰,厂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510.2km2,主河道长39.8km,河道加权平均比降12.9‰,新田坝电站取水口坝址至浸子洞电站坝址区间控制集雨面积93.3km2。 工程所在流域水系图见附图2-1。 (2)气候特征 湾滩河流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方冷空气南下因受秦岭、大巴山阻挡,形成了本流域温和湿润的气候。由于流域内地势高差悬殊,致使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呈现出典型的“一山兼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特征。 流域降雨充沛,据流域邻近的巫溪气象站1959~2004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74mm。每年4~10月为雨季,约占年降雨量的86.8%,尤以5、7月份最多,其中7月约占17.1%,1月份最少,约占1.2%。暴雨中心多发生在后溪河的建楼,其次则发生在西溪河高楼和柏杨河的塘坊一带。多年平均气温17.8℃,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7.3℃。年平均气温随地势差异变化较大,地势高程每上升100m,年平均气温则下降0.65℃,而同海拔不同纬度的温差则变化较小,只有0.4℃左右。海拔1500m以下地区四季分明,而高山地区则冬长无夏,春秋相加,表现出明显的高山夏凉冬冷,低山夏热冬暖的立体气候特征。域内不同海拔高程地区

文档评论(0)

yuhua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