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风潮(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1.历史背景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自主思考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被称为“显学”,为什么各国统治者纷纷重用法家,而不重视儒家?提示:“仁”与“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不利于统治者在争霸战争中求得生存;法家追求功利,强调中央集权,主张根据现实需要进行社会改革,最合乎当时各国统治者的实际需要。知识点一知识点二2.改革概况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自主思考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与鲁国“初税亩”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提示:加速了土地国有制(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秦国面临变法的历史机遇(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知识拓展为改变秦国的落后状况,秦孝公颁布“求贤令”,宣布“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求贤令”吸引了商鞅等有识之士纷纷投效秦国。探究点当堂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变法改革潮流的社会成因材料研读(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夺得政权以后,很快在国内进行了有限的改革:一是整顿经济。任用从楚国逃至吴国的伍子胥为客卿,把楚国相对先进的技术传于吴,“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动员垦荒,大兴农桑,修筑水利。二是整顿军队。重用军事家孙武,对军队进行了严格训练,主张“合之以文,齐之以武”,强调教育与法纪相结合的治军之道。——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吴王阖闾改革的目的。(2)根据材料,分析指出吴王阖闾的改革举措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探究点当堂检测材料解读:材料表明,吴王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顿经济,二是整顿军队,在此基础上,联系春秋时代的政治局势,很容易判断出吴王改革的出发点是实现富国强兵。伍子胥“从楚国逃至吴国”反映出当时社会处于分裂状态;而其整顿经济和军队的改革又体现出诸侯争霸时期的基本需求,“先进的技术传于吴”“大兴农桑,修筑水利”等则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1)富国强兵。(2)国家处于分裂状态;诸侯争霸;社会经济发展。探究点当堂检测名师精讲(1)生产力的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2)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改革。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进行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最有效途径。(3)频繁的战争也对各国提出变法革新的要求。为了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很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变法。(4)法家思想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合乎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探究点当堂检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管仲改革后,齐国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摘编自《管子·乘马篇》(1)根据材料,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现象。(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思路解析:“不忘其功”是指百姓明白耕作的重要性,“为而不倦”“不惮劳苦”是指努力耕作。百姓不辞劳苦的耕作,这是管仲推行新的赋税政策,在事实上承认私人对土地合法占有的结果。参考答案:(1)齐国老百姓辛勤劳动,努力耕作。(2)管仲在变法中推行“相地而衰征”,实质上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探究点当堂检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李悝编订《法经》,共6篇,分别是《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前4篇主要是对所谓“盗”“贼”施以关押、拘捕等处罚之法。如规定杀人者不仅要处死,而且全家罚没为奴;对“大盗”,或充军或处死。后两篇中,《杂法》主要规定了对轻慢法令、偷越城墙……等违法行为的惩治办法;《具法》则是对量刑轻重的有关规定。《法经》规定丞相以下的贪污受贿官吏要杀头,太子赌博要受笞刑甚至被废。——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悝制定《法经》的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经》的特点及其社会作用。探究点当堂检测思路解析:古代中国的法律是规范统治秩序,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重要工具。解答本题,一是透过《法经》内容,从其要规范的社会秩序着手,分析其目的;二是细读材料,从材料的每一个层面分析《法经》的特点及社会作用。学会解读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如分析《法经》的特点,从其六篇内容涉及面之广,可知其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其关于量刑的规定反映出严刑峻法的特色,而这一特色正是法家思想所强调的重要内容。参考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ppt
-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ppt
-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ppt
-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ppt
-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ppt
-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ppt
-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ppt
-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
-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ppt
-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ppt
-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pptx
-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3.3促进民族大融合.pptx
-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4.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pptx
-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x
-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5.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pptx
-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5.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pptx
-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6.3改革的后果.pptx
-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5.3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pptx
-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6.1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pptx
-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3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