苣荬菜生药学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苣荬菜生药学研究

苣荬菜生药学研究   [摘要] 目的:通过对苣荬菜的生药学研究,为苣荬菜的开发利用、质量标准的制定及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其主要成分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苣荚菜性状、显微、理化特征明显,与同科属苦莫菜等有明显的不同,且不同产地的黄酮含量有差异。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苣荬菜生药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   [关键词] 苣荬菜;生药学研究;总黄酮含量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3-0037-04      苣荬菜是菊科植物苦苣菜属苣荚菜(sonchus arvensis L,)全草,具有凉血利湿、消肿排脓、化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急性咽炎、急性痢疾、阑尾炎、肠炎、产后淤血、痔疮肿痛等症,民问也作野菜食用。因此,苣荚菜在药用和保健方面均有使用价值。苣荬菜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其与苦荚菜(Ixefis polycephala Cass,)、全叶苦苣菜(sonchus transcaspicus Nevski)、南苦苣菜(sonchus lingia-nus Shih)、长裂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 DC.)等植物形态近似,临床用药时易混淆。因此本课题对其进行生药学的研究,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同时,为更深入认识、研究和利用苣荚菜资源提供参考。   苣荚菜资源分布广泛、丰富易得,但是目前对苣荚菜生药学的研究较少。通过其生药学研究,为对苣卖菜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资源应用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进一步开发其药用及营养价值。      1、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菊科植物苦苣菜属苣荚菜(sonchu8 arvensis L)全草,采于云浮市新兴县水源山。经高级实验师田素英老师鉴定为菊科植物苦苣菜属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 L);槲皮素对照品(UNO,UNO-000337);番红(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固绿(国药集团化学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   套式恒温器(TC-15,南宁市新华医疗器械厂);电子天平(广州仪通兴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ll02,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双频数控超声波清洗器(KQ3200VDB,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数显鼓风干燥箱(GZX-9246MBE,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摇摆式高速中药粉碎机(DFY-400,温岭市林机械有限公司);暗箱式紫外分析仪(zF-20D,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显微成像系统(BK-DM320,奥特光学;320v摄像头);循环式多用真空泵(sHB-Ⅲ,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2、方法与结果      2.1 药材性状   苣荬菜干燥叶灰绿色,卷缩或皱缩,质脆,叶片边缘可见小锐齿;茎外皮灰黄色或灰绿色,具纵纹,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多中空;主根多弯曲,表皮棕褐色或棕黄色,被须根,具纵纹,质硬,不易折断,皮部黄白色,木部类白色,断面具放射状纹理。      2.2 显微特征         2.2.1 根横切面木栓层细胞2-4列,皮层较宽,薄壁细胞较大,类圆形或方形,排列不甚紧密,可见乳汁管成群分布,内含乳汁结晶。韧皮部有较多乳汁管群放射状分布,常与木质部相对。形成层可见,但不甚明显。木质部导管单个或数个成群,放射状排列,木射线细胞3-6列(见图1、2)。   2.2.2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一列,类方形,排列整齐。厚角组织细胞2-4列,类圆形,径向排列整齐。皮层薄壁细胞类圆形,排列不甚紧密。茎横切面可见多个维管束,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可见纤维束,乳汁管沿韧皮部外侧成群或散在分布。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可见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细胞。髓部细胞类圆形,多中空(见图3、4)。   2.2.3 叶横切面叶为两面叶,上下表皮可见气孔分布。上表皮细胞一列,细胞大小相间排列。下表皮细胞一列,类圆形,细胞大小较为均一,排列整齐,主脉下方表皮细胞可见缢缩现象。主脉维管束3枚,外韧型,构造与茎大致相同,韧皮部外层细胞可见乳汁结晶。主脉下方厚角组织明显,细胞2-4列(见图5、6)。散布于粉末中。导管多为螺纹,有少数网纹导管和梯纹导管。粉末中可见厚角组织碎片,纤维多成束存在。木射线细胞较长,细胞壁增厚。非腺毛淡黄棕色,呈丁字形,偶见鞋底形腺毛存在于粉末中,由4个细胞组成,呈淡黄绿色(见图7)。      2.3 理化鉴别   2.3.1 黄酮类定性鉴别   盐酸镁粉反应:取试管2支,分别向其中加入1mL上述样品溶液,一支加入少量镁粉,另一支不加镁粉,再分别向2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