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三峡学案新人教版
PAGE
PAGE 5
9 《三 峡》
【学习目标】
1.积累本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翻译课文重点句子。
2.品析课文,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重点难点】
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
【学习方法】朗读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当代散文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在国外,曾经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答案是:‘三峡!’”是啊,长江三峡以它雄峻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游人,更有众多的文人墨客被三峡的奇山异水所打动,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佳句。今天,我们将在郦道元的带领下饱览三峡风光,感受三峡的自然之美。
一、预习自测
1.借助注释,解释加点的词语。
(1)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
(3)不见曦月: (4)夏水襄陵:
(5)沿溯阻绝: (6)或王命急宣:
(7)虽乘奔御风: (8)飞漱其间:
(9)清荣峻茂: (10)良多趣味:
(11)属引凄异:
2.文学常识填空。
(1)郦道元,字善长,北魏 家、散文家 ,他好学,历览奇书,撰《水经注》。
(2)《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 和民俗风土录,是一本有 的地理巨著。《水经注》的文体 ,写景部分多用四字句,受楚辞、汉赋影响,富有文学气息,对后世影响较大。
3.背景链接
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范阳郡(今河北高碑店境内)一个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通过把自己看到的地理现象同古代地理著作进行对照、比较,发现其中很多地理情况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不及时把这些地理现象的变迁记录下来,后人就更难以弄明白历史上的地理变化。因此,应该对此时的地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同时查阅古代文献,与古代的地理学著作相印证,将地理面貌的历史变迁尽可能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为此,郦道元决定以《水经》为蓝本,以作注的形式写一本完整的地理学著作。
二、合作探究
1.《三峡》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结合内容划分结构。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3.概括三峡四季之景的特点。
三、解难答疑
翻译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3.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反馈拓展
翻译句子,注意特殊句式。
1.沿溯阻绝。(被动句)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省略句)
3.至于夏水襄陵。 4.或王命急宣。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学习反思】
【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本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翻译课文重点句子。
2.品析课文,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重点难点】
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
【学习方法】朗读法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三峡》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尤其作者在描山摹水上更见功力。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欣赏语言。
预习自测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合作探究
赏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2.绝多生怪柏。
3.飞漱其间。
4.常有高猿长啸。
三、解难答疑
1.文章第1段写山,第2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反馈拓展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为描写山水之作,本文并非单纯写景色,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答案: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高猿长啸?±?°凄异?±托出秋季景色之萧瑟;缘情入景,如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喜,时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三)文学部落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纪念白求恩习题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寓言四则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纪念白求恩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2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二)《西游记》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山水怡情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教材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指导景物描写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训练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训练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训练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