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在中古译经中时问副词用法和其来源.PDFVIP

并在中古译经中时问副词用法和其来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语文2017年第2期(总第377期) ‘并‘”在中古译经中的时问副词用法及其来源 赵 长 才 提要 中古汉译佛经中,“并”具有在未然语境中表示先发生的动作行为或事件时间的副词 用法。“并”这种表先发时间的副词用法之产生,是 由其所在的话语环境决定的。可概括为: 1)一般只用于面对面的交谈语境中(或者是内心思维活动的语境),不用于一般的叙述语境。 2)多用于未然语境,不用于已然语境 ,通常由说话人提出(或设定)行为动作或事件发生的先 后顺序。从 “并”常见的几种副词用法 (总括、方式、协同)来看,都难以说明这些副词用法跟 “并”的时间副词具有直接引申关系。本文通过考察 ,推测 “并”的这种用法可能是受到另一 时间副词 “且”的影响而产生的。在相同的语境和句法位置上,“并”能够以连词义项 (并列、 递进)为基础发生类同引申,产生出与 “且”表先发时间相同的新义项。 “并”这种通过类同引 申而产生的新用法不是其词义本身引申的结果,而是相同语境造成的。 关键词 并 中古译经 时间副词 先发时间 类同引申 1.引言 1.1 “并”在中古时期的常见用法 “蓝”(译经中又写作 “并”“垃”。以下均写作 “并”)在中古时期比较常见的用法主要有下 面几项,这些用法大多是承袭上古汉语而来的。 总括副词 (1)太子聪明,无与等者,所知书论,皆悉渊博,并是我今所未曾闻。(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过去现在因果 经 ·卷 1》) 协同副词 (2)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诸比丘:“今听教未受具戒人诵经,不得并诵。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教 未受具足人经,并诵者波逸提。并诵者,俱时诵。”(刘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 律 ·卷6》) 方式副词 (3)随后比丘法者,随后比丘不应在前,亦不应太在后。不得并肩行 ,莫先语,不应多语。不问不应语 , 若问当时答。(姚秦弗若多罗共罗什译 《十诵律 ·卷57)) 并列连词 本项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多卷本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14ZDB092)支持。初稿曾在纪念蒋 礼鸿先生诞辰 100周年暨第九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6年3月,浙江大学)上宣读,写作和修改过程 中蒙江蓝生、曹广顺、遇笑容、朱冠明等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中国语文》编辑部及匿名审稿专家提供了 中肯细致的修改意见 ,深受教益,谨此一并深致谢忱 !文中尚存谬误 ,概由笔者负责。 2017年第 2期 ·161· (4)王恐夫人念子懊恼 ,或能致命,即与群臣严驾出城,追觅夫人并太子消息。(北凉法盛译 《菩萨投身 饴饿虎起塔因缘经》)I大海及大地,城郭并诸山,牟尼足所践,动摇如浪舟。(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杂阿含经 ·卷23》) 递进连词 (5)谛观心闷,抱置膝上,对之呜唼,并作是言:“爱法之士,慈愍大仙 ,调御船师,为利众生,舍身寿命 ,今 何所至?”(三国吴支谦译 《菩萨本缘经 ·卷下》)l即便相与,共捉砖石,追逐彼贼,并遥骂言:“弊恶 罪贼,我等自可剃除须发,汝复谓我剃去手脚。”时贼恐怖,便放衣钵 ,各自散走。(东晋佛陀跋陀罗 共法显译 《摩诃僧祗律 ·卷3》) 1.2本文 旨趣 除上面所举五种用法外,在中古汉译佛经中,“并”还具有时间副词的用法,即在未然语境 中表示某一动作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前,相当于 “先”或 “且”。如: (6)明日,迦叶至世尊所,而作是说:“食时已至,可往就食。”佛告迦叶:“汝并在前 ,吾后当往。”(东晋僧 伽提婆译 《增壹阿含经 ·卷 15》)l婢即至僧伽蓝中,高声白言:“今时已到。”时世尊从静室出,语彼 婢言:“汝并前去,我正尔往。”(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 《四分律 ·卷 1O》) 这种用法的 “并”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拟先对其在译经中的使用情况进行描写,在 此基础上进而探讨 “并”表时间用法的来源。 2.“并”在 中古译经中的时间副词用法 在中古译经中,当需要描述两个前后相续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