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清华简琴舞絉及启、乱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SrcShow.asp?Src_ID=2319
PAGE
收稿日期:2014年8月25日 發佈日期:2014年8月27日 頁碼: PAGE 8/ NUMPAGES 12
论清华简“琴舞九絉”及“启、乱”
方建军
天津音乐学院
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目前已陆续结集出版。在清华简第三辑中,收录《周公之琴舞》一篇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中西书局2012年版。,部分内容类似于传世《诗经》的《周颂》 李守奎《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与周颂》,《文物》2012年第8期。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中西书局2012年版。
李守奎《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与周颂》,《文物》2012年第8期。
周公作多士儆毖,琴舞九絉。
其后附诗一首:
元内(入)启曰:无悔享君,罔坠其孝,享惟慆帀,孝惟型帀。
继之又说:
成王作儆毖,琴舞九絉。
接下来附诗九首,每首诗均分为“启曰”和“乱曰”两部分内容。本文主要对其中的“琴舞九絉”及“启”、“乱”等词语试做讨论,向学术界请教。
《周公之琴舞》同时出现“周公作”和“成王作”,因此有学者主张此“琴舞”乃周公与成王合作。如李学勤先生认为,“成王作”之下的九首诗,分别有君、臣的口吻,其中应包括周公的作品 李学勤《论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结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又收入《初识清华简》,中西书局2013年版。。我推测篇题文字的写作,应该晚于简文的抄写,可能是抄写者在完成全篇简文并相隔一定时间之后,以检出第一支简正文有“周公作”等语句为据,将《周公之琴舞》的篇题写于第一支简的背面。不过,周公所作的乐舞文献并未抄写完整,仅有一首诗而不是九首,并且有“启”无“乱”,而成王所作乐舞的结构则完整无缺。因此,从简文所述周公和成王都作有“琴舞九絉”来看,西周历史上确有周公和成王各自所作的两部琴舞,而成王所作琴舞的篇名,若以《周公之琴舞》例之,似可称之为“《成王之琴舞》”
李学勤《论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结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又收入《初识清华简》,中西书局2013年版。
清华简误题篇名的情况,还见于第三辑收录的《芮良夫毖》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中西书局2012年版。。本篇第一支简的背面题名为“《周公之颂诗》”,但简文内容却是芮良夫所作毖诗。原题篇名字形不甚清晰,有刮削痕迹,且与简文内容不符,应为误写。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当时确有《周公之颂诗》的作品存世。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中西书局2012年版。
“儆毖”之“毖”,与《芮良夫毖》“作毖再终”的“毖”相同,都属于劝诫性质的诗,在乐舞中用作歌唱的文本。《周公之琴舞》多一“儆”字,兼具儆诫之义。清华简《耆夜》有“作歌”和“作祝诵”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与这里的“作毖”和“作儆毖”一样,都是就诗文的内容有所侧重而言。“多士”见于周初《诗》、《书》,其义为朝臣官吏 屈万里《尚书集释》,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版,第190页。。周公所作儆毖,当是劝诫“多士”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
屈万里《尚书集释》,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版,第190页。
“琴舞”的“琴”和“舞”,分别归属器乐和舞蹈,说明周公和成王作品的性质属于乐舞。通篇来看,《周公之琴舞》是歌(儆毖诗)、乐(琴)、舞三位一体的乐舞表演形态。《周礼·春官·宗伯》云:“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言之的奏、歌、舞,对应的便是器乐、声乐和舞蹈,可见周代乐舞的综合性特征。
“琴舞”的名称,于传世先秦文献未见。不过,以一种乐器的名称,加上“舞”字为乐舞命名,见于今本《诗经》。如《诗经·小雅·宾之初筵》“籥舞笙鼓”,其中“籥舞”即与“琴舞”相类。关于“籥舞”,毛《传》说是“秉籥而舞,与笙鼓相应。”“籥”乃吹奏乐器,在表演时作为道具持之以舞,甚至边舞边奏,想来都是可以做到的。《诗经·邶风·简兮》在描述《万舞》的表演时,便是“左手执籥,右手秉翟”。由此可见,“籥”可以兼作舞蹈时的道具和乐器。此外,舜帝时的乐舞《韶》,以及夏代的乐舞《大夏》,分别又名《箫韶》和《夏籥》,或许即因“箫”或“籥”这两种管乐器在乐舞中的突出应用而得名。
后世有类似于“琴舞”的乐舞名称,如汉代的“铎舞” 见《宋书·乐志》所载汉代《铎舞歌·圣人制礼乐篇》。和“鼙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doc VIP
- 江铃-江铃E400-产品使用说明书-E400豪华型-JX70021BEV-江铃E400使用说明书.pdf VIP
- ISO IEC 27017-2015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基于ISO IEC 27002的云服务信息安全控制实践准则.pdf
- 脑疝病人的护理课件(完整版).pptx VIP
- 4-6岁 《游来游去的水母》-美术课件.ppt VIP
- 100个超级有趣的冷知识.pdf VIP
- 指挥调度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公司节能减排方案.pptx VIP
- RBANS记录表(精分,重度抑郁,焦虑障碍,正常对照).docx VIP
- 重症医学科绩效考核.ppt VIP
文档评论(0)